第一百二十五章 交涉 下二-《新宋英烈》
第(3/3)页
至于吾等兄弟调集私兵围攻契丹军,则完全是因为朝廷兵马与契丹军于保兴庄对峙,一时间难以分出胜负,而契丹十万援军业已进至榆关左近,不日便会越过长城南下。到时候,即便朝廷兵马能将契丹军击败,山前诸州亦将遭战火涂炭,士绅百姓皆会深受其害。因此,为了自家产业及幽云士绅百姓的身家性命着想,吾等兄弟才调兵遣将,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击破保兴庄契丹军,而后再挥军北上,将契丹援军阻挡在长城之外,使山前诸州免遭战乱、士绅百姓远离灾祸。而臣未将‘清园’私兵真实数量禀明陛下,并在围攻开始之前借故离开周军大营,一是因为奉了几位兄长之命参与指挥此战,必须上山去与其他兄弟汇合;二则是为了保证有关‘清园’私兵即将围攻契丹军的消息不会泄露,保证此役能够一击而中,将幽云契丹军主力一网打尽,如此‘清园’私兵才能专心致志的对付那十万契丹援军——毕竟如果臣事先禀报陛下围攻之事,朝廷大军这边势必会有所准备,而周军大营这边任何动静都可能引起契丹人的注意,从而为‘清园’私兵的围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徐绍安一番入情入理的讲说,不但解释了“清园”兄弟暗中发展出如此强大实力的必要性,而且还为自己对柴荣多有隐瞒的行为找到了很好的借口。若是只从他的陈述看,他徐绍安及其他“清园”兄弟不但无过,反而应该因为全歼幽云辽军主力而受到朝廷的嘉奖和赏赐。当然,在场的都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自然不会因为徐绍安这一番慷慨陈辞就相信了他所说的所有事情,更不会因此把徐绍安及“清园”兄弟看成是心向朝廷、为一方百姓谋福祉的忠义之士。在他们看来,徐绍安这番话虽然确有一部分是实情,但同样也不乏用来遮掩与粉饰的谎言。可以说,这番话最大的作用并不是告诉大家事实真相,而是给官家、给朝廷一个台阶下,让官家在赦其无罪或者从轻发落时能有个说得过去的借口。
不过,在场的大部分朝臣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但没有站出来指责徐绍安说辞中的不实与不通之处,反而不断点头以示赞同。群臣之中,只有一直暗中将“清园”兄弟当对手的张永德对徐绍安的说辞表示出了不屑,并且在徐绍安讲完之后语带讥讽的说道:“徐将军口才果然了得,一件欺瞒官家、违背朝廷理法的事情经由将军一讲,却几乎变成了‘清园’兄弟忍辱负重、暗中蓄力,并在危急时刻助朝廷一臂之力的义举。哼,真真是让本官好生佩服。”——以现在的形势,张永德也就只能逞一逞口舌之能,绝不会不顾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危,去与徐绍安发生更激烈的冲突。
张永德话虽说得刺耳,但对于徐绍安以及对这件事后面的发展来说却是不会有任何影响。因此,徐绍安闻言,既没有反驳,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高兴,而是非常大度的一笑而过,根本没有当一回事。而坐在御座之上的柴荣就好像根本没听到一样,丝毫不理会张永德话里的言外之意,他先是点点头,表示对徐绍安这番说辞的认可,然而表情严肃的说道:“看来徐爱卿及爱卿的兄弟们欺瞒于朕、做了这许多有违朝廷理法的事情,果然是不得以而为之。只是,天家有天家的威严、朝廷有朝廷的法度,徐爱卿及爱卿的兄弟们所做之事虽情有可原,但罪却不可恕。着免去汝的先锋都指挥使之职;免去汝‘神机军’都指挥使之职,迁‘神机军’都虞候使;削去汝从三品云麾将军之衔,迁正四品下壮武将军,罚俸一年。至于汝的那些兄弟,则一率官降两级,罚俸半年。”
降职罚俸乃是题中应有之意,徐绍安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他平静的听完柴荣的旨意,然后向上施礼道:“臣领旨谢恩。”
待徐绍安施礼已毕,柴荣这才说道:“当然,功是功、过是过。朕素来赏罚分明,爱卿及爱卿的兄弟以往的过错要罚,但这次围歼幽云契丹军主力爱卿和爱卿的兄弟们立有大功,朕同样也会不吝赏赐。只是,如今幽云战事正酣,爱卿及爱卿的兄弟很可能还会再立新功。故而,待幽云战事平息之后,朕再对爱卿及爱卿的兄弟们论功行赏也不迟。”
“臣代臣的兄弟们谢陛下恩典。”徐绍安再次施礼称谢道。
“爱卿快快平身。”该演的戏都演完了,让徐绍安跪了这小半天,柴荣也算出了一口气,此时自然要表现出君王对臣子的体恤之情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