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从贫民到大宋名相在线阅读 - 第23章 疑点重重有叛徒

第23章 疑点重重有叛徒

        将心中部分想法告诉陈主簿,对方二话不说,飞奔离开。

        方晨再看四周跟在身旁的衙役,眼中多有戒备之意。

        今日过后,知县钱有为命以孩童查案的消息,必会传遍吴县,到时“某些”人的防备之心必会降至低谷,等着看钱有为的笑话。

        至于方晨能不能真的抓出幕后真凶,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即便是真的抓出来,钱有为未必可以得到伸冤的机会,甚至很有可能离死更近一步。

        方晨比谁都清楚,这只不过是朝堂里,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一次小碰撞而已。

        可钱有为他们这些底层官员,哪里会知道?

        他们眼中,无比圣明的赵构赵大官家,实际上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

        一心保得皇帝位,可让江山可杀臣。

        所以,此事对于方晨而言,当真是麻烦无比。

        若是没有完全的准备,盲目出击,只能死无葬身之地。

        让人给他取来一个小本子,随后又找了一小块石炭。

        捏在手中,十分别扭,方晨又让旁边的衙役大哥,替他将炭块劈成长条状,勉强能用。

        “如此一来,也算是可以先罗列出工作目标,指定工作计划了。”

        工作目标:接触吴县危机,召回失窃军粮

        危险评估:不成功,钱有为必死无疑

        利弊分析:钱有为死,自己受到牵连;钱有为活,今后在吴县可以为所欲为

        工作计划:找回军粮,为钱有为脱罪

        合上本子,发现一旁衙役多有好奇,“方晨,你识字?”

        方晨点头,笑道:“虎子哥,带我去找陈主簿。”

        路上,方晨将之前看到的院落,在脑海中构成图画,并标出几个可以转移粮草的可疑之处。

        六十车粮草肯定不会在少数,更不可能弄虚造假。

        军粮所过之处,各县官员必须当面清点,不能有半点遗漏。

        若是出了差池,谁也无法逃脱罪责。

        而且如此数量巨大的军粮,又是如何悄无声息,从院子里消失一空呢?

        带着疑问,方晨来到牢狱之外,陈主簿早早等候。

        “安排好了,小晨,你说怎么做?”

        方晨抬头看了陈主簿一眼,从一开始的娃儿,到后来的小子,以至于现在的小晨,看样子陈主簿看自己越来越顺眼了。

        “主簿,先和我见一见县尉大人可好?”

        “当然。”

        两人结伴,屏退衙役,来到一处密不透光的房间。

        而吴县尉不知何时,就已被关在了这个房间之中。

        点燃烛火,方晨道:“县尉大人,小子得罪了。”

        吴道理道:“小子,莫说吃苦,即便是打断本县双腿,也是改得!此事,本就是我之错,连累到钱大人,吴某心中多有愧疚啊!”

        “大人放心,小子既然敢开口,必然有办法护得吴县上下安危。”

        吴道理点头,随地坐下,性格有些大大咧咧。

        方晨跟陈主簿走到近前,低声问道:“县尉大人,你看押军粮之处,可有几人知晓?”

        吴道理回忆片刻后答道:“除了钱大人和陈主簿外,也就是本县尉手下衙役。”

        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区衙役,又是如何联系到外人的?

        “军粮丢失时,大人可在那处庭院之中?”

        “并未,只在院外驻守,任何人没有钱大人手书,皆不可进入庭院。”

        “那庭院中,何人驻守?”

        “我手下亲信,一共六人。”

        陈主簿赶忙将六人姓名记下,方晨对他道:“主簿,劳烦您走一趟,查一查这六位家中,近日来可有得到大笔金银钱财,又或是大手大脚之辈。”

        陈主簿微微眯眼,猜出了方晨的想法,满意点头,“小晨放心,我这就去办。”

        方晨坐下,对吴道理道:“县尉大人,小子还有一事请教。”

        “你这小子,说话何必客气,叫我吴叔就好。”

        “行,吴叔,我想问,县中有几家大户?”

        吴道理毫不迟疑,开口道:“县中大户六家,其中三家来自临安府,余下三家,都是本县豪绅。”

        “三家来自临安府?”

        吴道理赶忙道:“其中一家,小晨你绝不可轻扰。”

        “为何?”

        “因为那户人家,来头太大了。”

        方晨急忙道:“吴叔,你觉得有没有可能,那些失踪的粮食,就藏在那几家大户之中。”

        吴道理却是摇头,“绝无可能!”

        没想到吴道理拒绝的如此果断,方晨不解,“难道这其中还有缘由不成?”

        吴道理沉吟片刻后道:“丢失军粮那日晌午,我曾检查过,六十车军粮一车不少,可入夜之后,军粮消失踪迹,好似鬼魅作案,实在让我措手不及。”

        “鬼魅?只怕人心有鬼才对!”

        身为唯物主义的信仰者,方晨才不信鬼魅之言。

        脑中开始计算,从吴县尉午时检查过军粮,一直到入夜进行日常第二次检查,少说也得有四五个时辰的空缺。

        那也就是说,贼人就是在四五个时辰之内,搬空了整个庭院?

        “吴叔,你那六个亲信,也在狱中?”

        吴道理摇头道:“找不见人,和那些军粮一样,都失踪了。”

        假设,吴道理的亲信中出现了叛徒,而且不止一位,故此才能在不惊动院外“守军”的前提下,将军粮全部转移。

        只不过这些“叛徒”却没有考虑到,事成之后,他们还能不能保命的问题。

        愚昧啊!些许钱财便听命对方,最后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叛徒都被灭口了。

        难怪此事发生后,钱有为和吴道理等人,根本查不出线索。

        “吴叔稍等。”

        方晨取出怀中小本子,在上面涂涂改改,一刻钟后借着烛火,吴道理终于看出了方晨在本上所画内容。

        “这是......”

        “这就是先前丢失军粮的那处院落,吴叔,你先前守在院外何处?”

        “北门!”

        方晨用炭笔,在北门处勾画一个小圈。

        整个院落设计颇为有趣,前门位北,后门位南。

        “后门可有安排人看守?”

        “有!”

        “军粮失踪后,后门看守可还活命?”

        “自然还活着!”

        “那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