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科举(4)-《征战天下》
第(2/3)页
“呃,已经来了。不过大人过去从来不给这些人的面子,所以他们也都一直在刺史府门外转悠呢。”
“呵呵呵。”段业想了想,说道,“随便吧,这些人呢,我就不见了,你派个人跟他们说下,说就是关几天,替他们管教一下,嗯?”
“是。”
其实这也仅仅是科举前的一个插曲罢了,从这之后,一直到考试前,就没什么大的事情发生。
让段业非常震惊的是,在诸葛长民等人被拘留的这段时间,朱寿等人,先是哭天喊地,再是破口大骂,最后累了,又老实了一段时间,最后几个人则开始聊天侃大山。
段业把他们对话的记录看了看,却发现里面基本都是些没用什么营养的废话,不由有些失望。
倒是这个诸葛长民,这些日子以来,几乎一直坐在那里闭目养神。
大概是因为这次事情是他闹出来的,在段业面前,诸葛长民的态度又过于嚣张,让朱寿等人都纷纷和他划清了界限,甚至连话都不怎么和他讲。
而这个诸葛长民,倒是也真沉得住气,对于这样的事情,他也不恼,也不着急,更不抱怨,你们不和我讲话,我正好消停下,也不和你们说话就是了。
有关诸葛长民的纸上,甚至连一页纸都没有用上。这倒让段业暗自上了心。
顺便需要说明的是,段业发现,这个年代虽然早就有了造纸术,段业还一度很兴奋,想见识下传说的四大发明。可是真正见到了,才发现和自己想的不是那么回事。
造纸术其实很久就有,所以段业当初念得小学课本,说这是蔡伦发明的其实不对,蔡伦不过是有所改进而已。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品种主要是苎麻和大麻。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那个著名的太监蔡伦搞的造纸术,其实技术上倒是不难,只需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也还算便宜,但是问题是,这个纸不好看,也不太适合书写。
但是蔡伦真正的功绩,是在于经过他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赶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本来姑臧就有造纸的作坊,段业还亲自去看了,结果难闻的气味,和恶劣的生产条件,让段业摇头不已,而那生产出来的纸张,也实在让人没有书写的欲望。
当然了,段业自己,其实最喜欢丝帛了,因为这东西质地精美,闻着,摸着,都很舒服,可是这成本实在太高了,官府的高级官员用一下,也就算了,如今要来的科举考试,考生答题,无疑也需要大量使用纸张,如果全给丝帛那可给不起。
段业经过仔细思考,最后发现,其实要改进纸张质量,关键就是在纸浆里添加东西,经过反复做实验,最后确定,在纸浆里加矾、加胶、涂粉、洒金,最后果然做出了质地精美,成本还不是太高的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