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夜太黑-《一个人的甲午》


    第(2/3)页

    “你们都是朝廷的军机大臣。被日本人几句威胁恐吓之语就吓的慌了神。乱了主张?平日里言之凿凿。视日本为弹丸小国。不足为惧。现在日本公使馆发来一份咨文。就惊慌失措了?就惧了。怕了!……”光绪越说越气。声音陡然间提高几分。

    “居然还让朕查办李鸿章。为了两个小小的日本人。就让朕查办朝廷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朝廷的颜面何在。国家的威严何在?是不是将来哪一个国家的人失踪了。朕都要查办大臣啊?”

    世铎、奕和翁同低着头跪在那里。吓的一句话也不敢说。

    沉默了一会儿。光绪招了招手。从太监小恭子手里拿过一杯茶水。狠狠的喝了一大口。似乎才缓过气来。

    “都起来吧。跪在的上就把事情解决了吗?”光绪冷冷的哼了一声。

    世铎、奕和翁同悄不言声的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站在旁边。迟疑了一下。翁同小心翼翼的说道。“皇上息怒。臣等并非惧怕日本人。实在是事出有因。据臣等所知道。那两个日本人就是坐着李鸿章的女婿。天津军械局总办张士珩的马车失踪的。这件事情……”

    话还没有说完。就看见光绪的目光像刀子一样扫了过来。翁同慌忙把后面的话吞进了肚子里面。

    “就算是坐张士珩的马车失踪了。那又如何?朕来问你们。那两个日本人跑到大沽炮台里面去干什么啊?他们是去刺探大沽炮台的防务。是刺探大清的军事情报。这样的人。不要说是失踪。就是杀了又有何妨?”光绪看了一眼世铎等人一脸张惶的神情。不免在心中叹了口气。

    “国家之间的交涉。对错不明。是非不分。先就查办自己的大臣。这不是自己先让自己说不起话。还怎么办交涉啊?你们都是朝廷重臣。江山社稷。国家安危。可都在你们几个人的肩上。越是这样的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失了方寸啊?”光绪放缓语气。低沉的说道。

    提出查办李鸿章。肯定是翁同挑的头。光绪心里明镜似的。翁同的那点心思。倒也不完全是为着和李鸿章的罅隙。趁此机会一举扳倒李鸿章。既收了北洋的权。又动摇了后党的根基……

    可这样的想法也未免太天真了。慈禧会坐视不管不问?往更深里说。北洋是决计不能没有李鸿章的。李鸿章一去。北洋顷刻间便会瓦解。权是收了。可眼下这个国家能够找的出一个顶替李鸿章的人吗?

    “奴才等谨记皇上教诲。只是此事如此棘手。当真激起两国交战。恐怕也不是上策。请皇上三思。”世铎见光绪没有刚才那般震怒了。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依你看来。这件事情应当如何处置啊?”光绪看了一眼世铎那副惴惴不安的神情。心里很快就明白过来。凭世铎肚里那点底子。再加上多少有些懦弱的性格。一多半是想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李鸿章。

    果不其然。世铎沉吟了一下说道。“依奴才浅薄的见识。这件事情既然发生在李鸿章的北洋。就交由李鸿章来交涉办理。他平常和洋人打交道比较多。办交涉也是有经验的。”

    “奕。你的意思呢?”光绪又转头问道。

    “奴才也是这个想法。解铃还需系铃人。由李鸿章出面。朝廷也有一个辗转腾挪的余的。”奕皱紧眉头。一脸的苦相。

    他兼管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为这件忽如其来的麻烦。急的着急上火。巴不的能把这件事情推了出去。

    “臣附议。”不等光绪问话。翁同也学了乖。立即上前说道。绝口不再提查办李鸿章的事情。

    “既然你们都是这样的想法。这件事情就交给李鸿章来办。告诉他朝廷的意思只有八个字:据理力争。寸步不让。”光绪一抬身站了起来。在玉澜堂内来回走了几步。又说道。

    “传旨给李鸿章。让他令北洋舰队出海巡视。震慑日本蠢蠢欲动之心。同时调动淮军各部。加强各海口要塞的防务。大张旗鼓。整军备战。声势造的越大越好。”

    世铎等人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躬身答应。

    “还有一件事情。世铎。你即刻发一道密旨给李鸿章。就说朕想知道他那个女婿带日本人进大沽炮台。所为何意啊?”光绪才有些好转的脸色忽然又阴沉了下来。

    刚刚才说不查办李鸿章。这会儿又忽然扯到了李鸿章的女婿。世铎等人一时都没有回过神来。满脸的困惑。光绪沉沉的叹息了一声。“在外人面前。朕就是要护短。而且要光明正大的护。但是在自己朝廷里面。是非对错。我们自己心里面一定要明辨清楚的。朕的这一层计较和苦心。你们也要体会明白啊。”

    世铎等人错愕之间。忽然有些明白过来。心中都是深深的一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