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九、大战来临(2)-《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2/3)页
冈村宁次认为,经过这两次作战(这两次会战由于黄佳俊的出现,与历史上的情形完全不同,至少南昌没有被日军占领),日军已经极大的消弱了中**队的战斗力,特别是攻击南昌虽说没有占领,但是却控制了靖安和奉新地区并击退第9战区军队的反攻,获得了武汉安全圈的东南屏障,并打开了通往长沙的通道;同时,给了第5战区已重创,暂时缓解了江北的后顾之忧。
但是由于中**队发动了冬季攻势作战,让11军疲于奔命,穷于应付,这让崇尚进攻的冈村宁次大为恼火。他认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那么对日军的军心和士气都是一个打击,必须要发动一次强大的进攻拿下长沙,彻底的扫清中**队对武汉地区的威胁。因此,在南京派遣军总司令部一成立的时候,冈村宁次就上交了关于长沙作战的计划。只是由于日苏之间的冲突还没有完全停下来,东京大本营害怕苏联人不依不饶,才迟迟没有发动。到了1940年一月底的时候,日苏之间出现了缓和的迹象。这个计划也就被东京大本营批准执行。
当时,第11军可说是兵强马壮,下辖八个师团又一个独立旅团,总兵力达23万多人,外加有舰队和航空兵部队。
实际投入作战的部队有第6、第33、第106师团主力及第3师团上村支队、第13师团奈良支队、第101师团佐枝支队,另有陆军航空兵第3飞行团及海军一部支援作战,总兵力10万多人。冈村宁次将第106师团、佐枝支队部署于赣北方向;将第33师团部署在鄂南方面;将第6师团、上村支队和奈良支队部署于湘北方面,并将其作为攻击的主要方向。其兵力具体部署情况如下:
赣北方面:第106师团主力和佐枝支队,由靖安、奉新地区先向高安地区进攻,消灭该地附近之中国守军后,转向北进,主力进攻修水,余部进攻三都、武宁,以摧毁九岭地区抗日根据地,策应军主力向长沙以北进攻。
鄂南方面:第33师团在通城附近集结,在麦市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防线,然后向东南方突进,插入渣津后,沿汨罗江上游直插长寿街,向平江地区侧后迂回,然后在献钟地区与左侧之日军合拢包围圈,在平江地区围歼第9战区第15集团军。
湘北方面:日军第6师团、上村支队、奈良支队这三支部队准备分三路进攻:右路奈良支队在桃林以南地区集结,从杨林街突破国民党军新墙河防线,急袭梓江镇,抢渡汨罗江、瓮江、向平江左侧进攻;中路第6师团在新开塘集结,从新墙镇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防线以后,沿粤汉路两侧直插汨罗江南岸,在奈良支队外面构成对平江地区的第二层包围圈;左路上村支队自汉口乘船溯江而上,在临湘、城陵矶集结,再由洞庭湖南下,在营田登陆,然后向东实施纵深迂回,首先占领高桥,截断平江至长沙的公路,切断第9战区主力退路。这样,上述三路日军便会在平江左侧背瓮江、金井、高桥一带构成三道重叠式堵击线。
8月下旬,日军第11军各部开始向各自指定的地点集结。
9月1日,日军第11军下达了“吕集作命甲第434号”:
为了打击敌军继续抗战的意志,决定在9月中旬以后,开始奇袭攻击,以期在最短期间内,捕捉敌第9战区主力部队,将其歼灭于湘赣北部平江及修水周围地区。
9月13日,日军第11军的战斗指挥所进驻咸宁,冈村宁次正式下达作战命令。主要内容是:为隐蔽主攻方向,迷惑、牵制中**队,第106师团于9月15日先开始进攻,由奉新以西突破守军第1、第19集团军阵地,进出至其侧后,歼灭守军于高安西北地区;上村支队于9月23日拂晓在营田登陆;军主力于9月23日拂晓发起进攻,向汨罗江上游平江地区攻击前进,以歼灭该地区守军第15集团军。主力各部队的行动为:第6师团由新墙镇以西向汨水南高地突进;奈良支队由杨林街以西向浯口、汨水北岸突进;第33师团由通城向麦市、渣津突进。
实际投入作战的部队有第6、第33、第106师团主力及第3师团上村支队、第13师团奈良支队、第101师团佐枝支队,另有陆军航空兵第3飞行团及海军一部支援作战,总兵力10万多人。冈村宁次将第106师团、佐枝支队部署于赣北方向;将第33师团部署在鄂南方面;将第6师团、上村支队和奈良支队部署于湘北方面,并将其作为攻击的主要方向。其兵力具体部署情况如下:
赣北方面:第106师团主力和佐枝支队,由靖安、奉新地区先向高安地区进攻,消灭该地附近之中国守军后,转向北进,主力进攻修水,余部进攻三都、武宁,以摧毁九岭地区抗日根据地,策应军主力向长沙以北进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