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应对考校-《抗日之快意恩仇》
第(2/3)页
黄佳俊一上车,冲着司机说:“出发!去长官官邸!”
由于前一天晚上,黄佳俊才遭到刺杀,现在的开封城可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每一个过往行人都要被检查盘问。
黄佳俊看着这一幕,心里暗暗发笑:“这就是国人的传统!就像安全事故一样,没出事前谁也不理,出了事后,就是安全大检查。不过,这样也有好处,总比没有强吧!”
赶到官邸的时候,就见这里更是戒备深严。门口的卫士,一丝不苟的查验了黄佳俊的证件后,并礼貌的拿走了他的佩枪,才把他带到休息室里。
休息室里,已经有很多的高官正在等着最高当局的接见。看见黄佳俊进来都纷纷的打招呼,现在的开封城谁不知道现在风头正劲的黄师长?这时拉拉关系说不定以后会有好处不是?黄佳俊也不敢怠慢,这些都是跺跺脚,中国就会发生一点震动的人物,说不定以后会和这里某一个人打交道。
寒暄完毕,黄佳俊找了一个位置正要坐下。就见侍从室主任林中将走来。看到黄佳俊,微微一笑:“黄师长来了,委座正要找你呢!走吧,黄师长!”
一屋子的人都用羡慕夹杂着妒忌的眼光看向黄佳俊:“这个新贵真不简单!我们在这里等了这么久,委座都不见召见。他刚来就被叫进去了。看来得多多与他结交。”
黄佳俊站起来,一个团团揖,带着谦卑的语气说道:“对不起了,各位!黄某人就先走一步了!”
跟在林主任的后面,走到一个背静的地方,黄佳俊轻声的问:“林主任,委座找我什么事啊?先透露透露,也好让兄弟心里有数!”
林中将对黄佳俊也是充满好感的,低声对黄佳俊说道:“程长官和张参座以及白副总长也在里面。与徐州的局势有关,你可要小心应对啊!”
黄佳俊心里其实早就有所察觉,不过,这时亲耳听到又不一样。特别是听说号称“小诸葛”的桂系第二号人物也来了,就知这次一定是与徐州有关。
感激地冲林中将点点头。开始搜索与徐州会战有关的信息。
这时,徐州会战在一月就已经打响,(严格来说,豫北作战也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但是高氵朝还没有到来。
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
1937年12月,侵略华东的日军侵占南京后,第13师北渡长江,进至安徽池河东岸的藕塘、明光一线;侵略华北的日军第2集团军从山东青城、济阳间南渡黄河,占领济南后,进至济宁、蒙阴、青岛一线。日本大本营为打通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使南北战场联成一片,先后调集8个师另3个旅、2个支队(相当于旅)约24万人,分别由华中派遣军(1938年2月18日由华中方面军改编)司令官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指挥,实行南北对进,首先攻占华东战略要地徐州,然后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西取郑州,再沿平汉铁路(北京-汉口)南夺武汉。中**队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先后调集64个师另3个旅约60万人,以主力集中于徐州以北地区,抗击北线日军南犯,一部兵力部署于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日军北进,以确保徐州。
徐州以南地区作战
1938年1月26日,日军第13师向安徽凤阳、蚌埠进攻。守军第11集团军第31军在池河西岸地区逐次抵抗后,向定远、凤阳以西撤退。至2月3日,日军先后攻占临淮关、蚌埠。9~10日,日军第13师主力分别在蚌埠、临淮关强渡淮河,向北岸发起进攻。第51军与日军展开激战,伤亡甚重,12日向澥河、浍河方向撤退。第五战区以第59军军长张自忠率部驰援,进至固镇地区,协同第51军在淮河北岸地区顽强抗击日军。同时,在淮河南岸,以第21集团军第48军固守炉桥地区,第7军协同第31军迂回攻击定远日军侧后,迫日军第13师主力由淮河北岸回援。第59、第51军乘势反攻,至3月初恢复淮河以北全部阵地。第21集团军和第31军旋由淮河南岸向北岸集中。双方隔河对峙。
徐州以北地区作战
2月下旬,日军第2集团军开始分路南犯。东路第5师从山东潍县(今潍坊)南下,连陷沂水、莒县、日照,直扑临沂。第3军团第40军等部节节抵抗。第59军奉命驰援,3月12日到达临沂北郊的沂河西岸,协同第40军实施反击,激战5昼夜,重创日军,迫其向莒县撤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