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请您教我。-《将军家的农门悍妻》


    第(3/3)页

    两人一起上了马车,驱车离开。

    -

    “对了,忘了问你,王远成绩如何?”

    马车驶出巷子时,徐青云方才想起这件事。

    “你猜。”苏晚掀开帘子凑过来,笑盈盈地将下巴抵在徐青云肩膀上。

    徐青云挑眉,须臾道:“既是如此,想来是,成绩斐然。”

    “经魁呢!”苏晚嘴角扬起,神情中带着几分与有荣焉。

    “这么好?”徐青云也有些惊讶,对于王远,他了解的不多,只是听闻他当初小小年纪便考上了秀才,只是后不知怎的,再不去私塾了。

    他素来不关心外人,自然不关注王远,但对秋闱,却是多少了解一些的。

    “第四名呢!”

    苏晚啧啧感慨。

    古代的乡试,可比后代的高考难得多。

    乡试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考试的主考官全部由皇帝任命,考试的题目也由皇帝决定,参加考试的人是秀才以及等同于秀才资格的人。

    考中的则是举人,第一名被称为“解元”,第二称为“亚元”,第三名到第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在古代,举人已经获得选官资格,但在官场上的起步比较低,有点儿类似于现在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可以称为政府官员之一了,但要比公务员高不少。

    但,每个省的举人名额都是有限的,超出的会被中央政府刷下来。

    举人可以参加来年的会试,也能免费徭役和田赋,拥有一些国家特权。

    有点儿类似于公务员考试,和中低级官员选拔考试的综合体。

    因此,秋闱难度可见一斑。

    莫说秋闱,就连秀才都不简单。

    苏晚还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儒林外史》里写过穷秀才范进,六十多岁考中亚元,一时兴奋过度而疯癫,被他的岳父扇了两巴掌方才清醒过来。

    由此可见,想要中举有多难。

    “那他人呢?”

    徐青云点了点头,后知后觉地问:“他怎么没跟你们一起回来?”

    苏晚闻言叹了口气:“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啊,相公。”

    “嗯。”徐青云侧眸看她,嘴角带着一抹笑。

    苏晚叹气:“人啊,都是追名逐利的。放榜之后,没多久。就有人找了过来,富商官员,什么都有。”

    苏晚说着,不知想起什么,嗤了一声,道:“你是没看到他们那些人的嘴脸。”

    徐青云好笑地弯了嘴角。

    “所以,远表哥就把你们给丢下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