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毕竟,李易欢立得功劳,显得李承乾这个太子很废物。 李二也好奇心来了,笑呵呵的道:“好,高明也懂得为朕分忧了。” “你说说看,想出来了一个什么良策。” 李承乾自信的道:“涨价。” 唐俭:…… 不会吧,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也想到这一点了? 李二脸色阴沉的道:“你说什么,涨价?” 李承乾仰着脸,笑道:“然也!” 李二:…… 你还然也,信不信朕打死你? 算了,亲生的,打死就没了。 李二皮笑肉不笑的道:“好啊,你说说为什么涨价。” 李承乾肃容道:“父皇,如今的粮价已经涨到了五十文,而粮商所谓不过是钱财。” “不如,朝廷直接派人和那些粮商谈判,以高出粮价十文的价格,收购他们手中的粮食。” 君臣三人:…… 你这是什么操作。 主动送人头? “据儿臣所知,最大的粮商乃是五姓七望……现在是四姓六望了,他们几家带动起来的。” “所以,朝廷出面施压,他们也有恃无恐。可是,其他的许多粮商,还有一些毫无痕迹的商贾,是不敢和朝廷作对的。” “朝廷以高出粮价的十文的价格收购他们手里的粮食,这些粮商一定会乖乖的把粮食交出来,心中也不敢有丝毫的怨言。” “这些粮商虽小,粮食和四姓六望的存粮不能比较,但是积少成多。” 说到这里,李承乾更加自信的侃侃而谈。 “届时,朝廷再以正常的粮价卖给百姓,一是解决百姓所需,百姓必然对父皇感激不尽。” “二是,四姓六望的粮价也或许会降低也未可知。毕竟,朝廷的粮价正常,他们不降价,岂不是卖不出去了。” 君臣三人听完,不得不佩服这个计策。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不失有效的方法。 只不过,朝廷必然血亏。 另外,最后迫使四姓六望将粮价下调,这个就太过于乐观了。 如今,关陇地区所需的粮食太多了,那些小粮商的存粮,根本就不够。 也就只能解决燃眉之急。 李二颔首。 李承乾心里一喜。 本宫成了。 大哥,你以为没有你,本宫就不能立功了吗? 说到底,还是要感谢你啊。 这并不是舅舅给本宫出的主意,而是本宫通过朝廷买煤球,再低价卖给百姓,将这一方针修修补补之后,终成良策。 就在这时。 唐俭摇头道:“不妥,粮食主要掌握在四姓六望手里,这么做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 “以老臣之见,还是要开仓,朝廷主动涨价。” 噗—— 李承乾被否决了,先是恼怒,听完唐俭后面的话,他差点没喷出来。 天呐啊! 你可是户部尚书,想的这什么馊主意啊! 【作者有话说】 晚上时间充足点,今日直接三更,这是最后一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