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七星台-《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第(1/3)页

    第560章    七星台

    次日早朝上。

    刘协刚刚坐到自己的龙椅上。

    屁股还没坐稳呢。

    杨锋便开口说道:

    “陛下,臣昨日忽然有感,想起了战死沙场的那些将士们。

    所以臣想要在洛阳城东选择一处风水宝地,效仿昔日高祖行宫,重造‘七星台’。”

    “待七星台建成之后,一来可以彰显我大汉天威,二来也可以祭奠战死沙场的将士们,三者,亦可以在佳节之际于台上命题诗做诗,推动我大汉的文化发展。

    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杨锋所说的“七星台”其实是大大有名的。

    后人只知道曹操在邺城建造了一座铜雀台。

    每每在佳节之际召集部下文人在铜雀台上高歌作赋。

    令铜雀台渐渐成为了建安文化的发源地。

    但却鲜少有人知道。

    在汉代的时候。

    七星台的名头可比铜雀台响亮的多了。

    当初楚汉争霸天下之时。

    汉高祖刘邦被封为了汉王。

    封地便在如今穆桂英驻守的汉中。

    刘邦在那里建造了一座高达三丈有余的七星台。

    这座高台便是他当时在汉中的行宫。

    许多政令便是从七星台中发出来的。

    因此后人将七星台视为“汉中开汉业”的象征之地。

    只不过后来毁于王莽乱政的战火之中。

    让这座象征着大汉王朝发源地的高台只剩下了残破的台基。

    不少文人墨客还专门为七星台做过诗篇。

    宋代的张少愚便有“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

    其中的“一坯土”。

    就是指七星台残存的台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七星台便是大汉前两百年历史的见证者。

    听到杨锋的建议。

    刘协立刻用力的点头说道:

    “好!就按照王兄说的办!”

    他没有高祖刘邦那样的雄才伟略。

    但是刘协和刘邦有一点非常像。

    会用人!

    在生死存亡之际。

    刘协被动的和杨锋走到了一起。

    他在杨锋的身上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对杨锋委以重任。

    与其说他是大汉的天子。

    到不说杨锋才是大汉的掌舵人。

    并且刘协根本无意改变这种局面。

    在用人这一点上。

    刘协和刘邦其实又有一些不同。

    刘邦总是带着猜忌去用人。

    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曾经是他最信任的人。

    但最后却被刘邦无情的抛弃。

    死在了暗无天日的小黑屋里。

    而刘协却永远也不会去猜忌杨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