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并且还跟着他学会了这套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八段锦。 拿来给孩子们作为固基的功法最为合适不过。 要知道后世人早就把五禽戏和八段锦改的面目全非。 流传下去的并非原汁原味最纯粹的东西。 就跟太极拳一样。 早就失去了内核。 只剩下花架子了。 所以说并非任何东西都会越发展越好。 一些国粹总是在人们的漠视中逐渐失去原本的色彩。 以至于变的索然无味。 带着慈父的笑容和孩子们一起完成每天清晨必修的早课。 杨锋就把他们送去了琳琅阁。 让他们在那里跟随杨彪学习文化知识。 杨家的孩子们到了4岁就要接受文化教育了。 为他们启蒙的便是曾经名动大汉的大学者杨彪。 等吃过了早饭。 7岁以上的孩子们就会登上马车前往龙门学府。 在那里接受司马徽的教导了。 文可提笔安天下。 武能上马定乾坤。 杨锋对孩子们的文化教育是十分看重的。 甚至比练武还要看重一些。 因为他知道马上能打江山。 但却守不住江山。 不然强大的元朝是怎么覆灭的? 是他们的实力不够强大吗? 当然不是! 而是他们太依仗自身的武力了。 忽略了文化上的传承和政治上的治理。 杨锋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把孩子送去了琳琅阁之后。 杨锋便来到了府中前殿的崇德殿。 他刚刚回到洛阳。 刘协昨日就派人送来了一道诏书。 让杨锋安心在天波王府内休息几日。 等什么时候休息好了再去上早朝。 不仅如此。 刘协还以年关将近为由。 免去了最近七天的早朝。 让文武百官都不用早早的去皇宫跑一圈了。 他知道文武百官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会在早朝之后赶到天波王府中。 和杨锋继续商议国家大事。 索性就直接让百官去天波王府好了。 反正大汉当家做主的人从来都不是他刘协。 在这一点上刘协的自我认知十分清晰。 并且从来没有嫉妒、猜忌过杨锋。 因此当杨锋来到崇德殿的时候。 百官们已经站在殿外的回廊上等候了。 从数年前杨锋成为靠山王开始。 崇德殿就成为了大汉百官们议事的重要场所。 甚至远比去皇宫德阳殿的次数更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