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想身后名的汪直(十四)-《快穿:直播进行时》


    第(2/3)页

    这也算是提前给商首辅打个预防针。

    大明朝赫赫有名的文官集团,藏污纳垢之处也比比皆是。

    他日,不可避免会对上。

    “只要你按律法行事,事实证据充分,不掺杂私人报复,本官会为你证一分清名。”

    “言尽于此,希望你莫要忘记这数年所学的圣人之言。”

    言毕,商首辅抬手摸了摸笙歌的头,似是有说不完的担忧。

    ……

    ……

    走马上任,西厂第一批人都是由笙歌和皇贵妃亲自挑选。

    大多数,都是笙歌这些年专门培植之人。

    不同于旁人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刀阔斧,新立的西厂默默无闻,似是没有什么存在感。

    久而久之,百官都把西厂抛在了脑后。

    可就在所有人掉以轻心之际,西厂的第一个大案便石破天惊。

    前朝重臣太子太保杨荣的后人杨业和杨泰,在福建老家为非作歹,作奸犯科,民怨沸腾。

    杨荣之于大明朝的文官集团来说无异于精神领袖,这种说法并不夸张。

    门生广布,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哪怕杨荣早已离世多年,但其对大明朝文臣的影响力却不见削弱

    所以杨家之事,纵使苦主众多,却无官员问津。

    地方官员畏惧,无作为。

    而苦主费尽千辛万苦进京告御状,却又不得门路,无人敢接。

    汪直就在这个时候闪亮登场,悄无声息间寻了安置好进京告御状的苦主,且不动声色的派人秘密前往福建,搜集证据,保护证人,直至查明所有的事情,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无懈可击,方才告知于百官和圣上。

    百官哗然,而朱见深也是为难。

    小汪直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上任,所办的第一个大案,竟然就是杨家。

    那个历经了五朝,功勋卓著,名声斐然,无数文人墨客纪念的杨荣后人。

    咳咳……

    建立西厂,他的确有制衡文官集团的想法,但是却没想过要最开始啃这样一个大骨头啊。

    这么些年,小汪直竟然不知道循序渐进的道理吗?

    朱见深翻看着完整详实的证据,又看着一边摞者很高的折子,陷入了沉思。

    那些折子,无一例外,皆是为杨家后人求情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