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好大一口锅-《冰鉴离枪》
第(2/3)页
对此,朝中大臣颇多怨言。但朱棣毕竟是马背皇帝,对军事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深知,鲁地糜烂的状况,前线确实需要一个身份足够,镇得住场子,能安军心的人物存在。而且...那毕竟是他亲儿子,跟随自己南征北战,感情深厚的嫡子。打仗父子兵,关键时刻,是信朝中这帮酸儒攀咬,还是信儿子,这似乎没什么好选的。
但这个平衡随着黄烁的乱来,被打破了。
在观星者的理论中,这等水平的白虎星力波动,很可能意味着一位绝世名将的诞生,意味着大战一触即发,天下要陷入刀兵之劫。
但问题是,这位大将究竟是谁?作为未来最大的对手,朝廷这边一点头绪都没有。更重要的是,看这次的方位,要说是唐赛儿,似乎有点牵强,地点有点偏。
这时候,关键性的一个证据被摆在了朱棣的案头。不是别的,正是之前黄烁交给言官宋大人的那封书信。这位宋大人官场老油条了,拿到信后却一点动作没有。实话实说,书信这种东西虽然能作为证据,但能起多大作用很难说。
皇帝愿意相信,莫须有的理由就够了。不愿意相信,说是伪造的也很难自证。所以这东西只能留在关键时刻,当个引子。
现在机会就来了。这位宋大人眼光毒辣的找准了时机,把这封信送了上去。
大明朝可是程朱理学最鼎盛的时期,王阳明出来之前,可谓一统思潮。在这个时代,女人的地位,低下的不是一点半点。至今为止,整个朝堂对唐赛儿的称呼还是妖女,没有人认为这是个军中统帅,只认为是妖法作孽。
那么谁才是这位命映白虎的绝世将才?这封信给出了答案,一个很能说服人的答案,汉王。
如果把这次农民起义,看作是汉王夺嫡的一次趁势而起。如果兵家真的还存在,把汉王吸收为传人,以支持汉王夺嫡来换取兵家的复出。这似乎相当说得通。
这也就难怪起义会发生在汉王的封地附近。这也就难怪蝼蚁一般的灾民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这也就难怪鲁地当地的府兵怎么那么水,正规军队对付不了一帮泥腿子。
如果这一切都是汉王背后安排的,似乎一切也都合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