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大明身份证-《统计大明》


    第(3/3)页

    朱慈烺再次看向朱姬润,朱姬润微笑着说道:“陛下,臣觉得大家讨论的问题好像偏离了主体。

    陛下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人口流动引发的安全问题,这个安全问题有哪些呢?

    臣以为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人员的身份不明,如果做了坏事,再跑了,当地甚至都不知道是谁,这个是治安风险。

    第二个就是人员无序流动,导致某地某族群的聚集,这个不利于大明推行汉化的国策。

    大明最基本的国策就是让所有地方都发展为汉人为主体民族的地区,这样才能维持全世界的稳定。

    而异族的流动显然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第三就是结合上次奴儿干都司那次袭城事件,还好这位赏金猎人团团长不是很聪明。

    各位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他以赏金猎人团进城补给的名义,直接把人带进奴儿干都司城在叛乱,那样奴儿干都司城将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如果他们到更大的城市,甚至京津地区再叛乱呢?那大明腹心之地岂不是也被对方搅和的不得安宁?

    所以这个军事安全问题也不得不防。

    至于恢复路引制度,看似解决了问题,其实路引制度最后执行的情况大家都知道。

    崇祯年间的路引,基本上就是有名无实,各地哨卡名为查验路引,实际上就是为了吃拿卡要而已。

    当时大明那么多流民各处流动,有几个有路引的?

    这足以说明,路引并不是合适的办法,大明需要新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朱姬润这么一说,朱慈烺倒是想起来一个东西,那就是后世的身份证,这玩意后世大家都带在身上,也没有觉得这玩意有什么重大意义。

    但是现在想起来,正是这个小小的身份证,让大家行走各地的时候有了一个凭证,你是谁,只要一出示身份证,一看便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