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小心眼的毛病-《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3/3)页

    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看心情。

    心情一好,请罪的无罪,谢恩的勉励两句,然后姜万钧就把三人打发下去“干活”了。

    洛阳刚刚收复,需要忙的事一大堆。

    该见的要见,该杀的要杀,该放的要放。

    既然长孙顺德父子已经“自杀”,长孙家的其他人,姜万钧也懒得再追究,就当时给皇后的娘家人一个面子了。

    那些李世民没有带走的官员,哪些是可用的,哪些是不用的,哪些是要治罪的,姜万钧全部交给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去处理。

    现在摆在姜万钧面前的一个难题是,将来如何给洛阳定位的问题。

    迁都是不可能的,尽管迁都洛阳有利于稳定此地的人心,尽快恢复生产。但姜万钧未来一定会进军西域,长安的重要性不仅不会渐弱,反而会进一步增强。

    不能迁都,也不能废掉洛阳。当做陪都又让姜万钧觉得有些浪费,光是一个洛阳皇宫每年的维护费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姜万钧小心眼的毛病又犯了。

    如何好好利用上呢?

    或许可以将洛阳打造成一座“文都”,文以载道。

    可是想想又觉得不妥,洛阳若是占了一个“文”字,那么长安就要占一个“武”字。

    姜万钧要避免朝堂上“文武之争”,这不是开倒车吗?

    而且洛阳这里是士族的基本盘,姜万钧不在这里坐镇,鬼知道那些士族弄出什么幺蛾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