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佶这个不省心的玩意儿,这些年在有心人的挑拨下,重用奸佞,干了不少祸国殃民的缺德事儿,把老赵家的人品几乎都败光了,那可真是仇家满天下啊! “孩儿执政,也没那么……” 赵佶说不下去了。 如果不是天下人离心离德,金兵怎么可能轻易地就攻破重兵把守的京城,怎么可能跟闹着玩儿似的就灭亡了大宋? 任你再不要脸,说是奸臣太坏,柴复太阴险,敌人太强大,他这个大宋的掌舵人也脱不了干系。 柴复的人马,就像滚雪球一样,一路穿州过府,越滚越大,越滚越大,等到了秦凤路的时候,已有数千人之多。 把个秦凤路总管种师道惊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阻拦剿杀吧,他已经接到了命令,不得阻止;放行吧,任由这么多的人私自出关,岂不是资敌? 将来如果引起祸患,他难辞其咎啊! 杀不得,放不得,难啊! 柴复也知道,所谓的一路放行,不可能那么顺利。尤其是自己把所有的底牌都掀出来之后,换成任何人都会忌惮一二,那就更不能轻易地让自己潜龙升天了。 可留在宋国,柴复心里真的是没有信心。 就那个不是人的赵大锤,谁知道他还有什么没有显露的手段,万一就像找到自己万无一失的藏身处一样,把那些暗桩给挖出来,可就不值当了呀! 算了,想得太多也没什么用,大不了硬闯也就是了! 都说种师道是西军第一人,老早就想和他较量一下,正好也可以趁机试探一下西军的成色。 如果只是守城在行,野战是渣,柴复也不介意学习学习西夏人的做法,没事儿就来打打“草谷”,收割点儿粮食和百姓回去,壮大自己的实力。 至于和宋国的狗屁协议,你见哪个皇帝是谦谦君子了? 不都是说话像放屁,许诺如废纸嘛! 打定了主意的柴复,立即给自己的臣子下达命令,强行通过! 敢有阻拦者,杀无赦! 柴家还是有点底蕴的,特别是经过他们这些年的积累,组成一队敢战之士,也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不是攻城拔寨,也不需要过于讲究阵法、队形,干就完了呗! 种师道也不是个好惹的主儿。能在西北屹立不倒几十年,力抗西夏和辽、青唐吐蕃,如果有一点点的软弱可欺,早就被人吃得连渣都不剩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