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继位-《伐清1719》


    第(2/3)页

    眼看着这二人拜倒在在地,其他人也只得跟着一同跪下,恭迎新君登基,至于八爷党的那些文武大臣们,此时却惶惶不可终日......

    胤禛眼睛通红,他很想流泪,可是他就是流不出来,只好硬生生眨巴了几下眼睛,挤出几滴眼泪,道:“列位臣工,我如今却是五内俱焚,方寸已乱,一切都听诸位臣工的吧。”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众人放声哭嚎,特别是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哭得尤为伤心,似乎要将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甚至一边哭着,一边还故意哀嚎:“皇阿玛,你把我们兄弟几个也一起带走吧.....你走了,我们也活不成了......”

    这话自然也被胤禛听到了耳朵里,当下脸色变是一黑,这话怎么听怎么不对劲,还不好去拿捏,因为这既能理解成伤心过度,也能理解成有人欲加害他们。眼下的大清,还有谁能加害这几位阿哥,不明摆着是他老四胤禛吗?

    其他大臣听到以后,顿时便感觉到大事不妙,这个关键口上,怕是还得再闹上一会,可是再这么闹下去,大清可就真的完了。

    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初一,紫禁城内外同时挂起了白绫,文武官员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一个月内禁止嫁娶,谓之国丧。

    康熙的尸体在行宫处已经小殓完毕,上面覆盖白凌子制作的陀罗经被,还有黄缎织金制成的梵文经被,上面的五色梵文都已经被活佛念过经,持过咒。

    根据惯例,康熙在大殓后,棺柩被停放在乾清宫内,上面都用素白的绫蓬挡住,一般要放二十七天,因此这也意味着,胤禛登基是放在了其他的大殿之上。先是大臣们告祭天地、宗庙、社稷,胤禛穿着衰服至大行皇帝筵席前三跪九叩,拜祭结束后,才可登基。

    除此之外,胤禛要居卢守制,百日后御门听政,皇帝对朝臣的奏折,不能用朱笔批示,一律改用蓝笔,称为“蓝批”,连同各部的衙门行文也得盖上蓝印,才能以示对先皇的敬重。

    不过胤禛火炉一般的性子,恨不得立马就开始做事,如何肯等百日之久?这三个多月的时间,眼下的大清实在是耽搁不得。无奈之下,胤禛便同马齐、张廷玉等人商量,将日子从百日缩短到了二十七天,另外也将御门听政搬到乾清宫东暖阁,一边守灵一边处理着政务。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们跪在了胤禛的面前,三呼九扣之后,胤禛算是真正当上了皇帝,他颇为满足地望着下面的大臣和皇子们,心里不知为何,却是想起了南边的复汉军。

    等朕掌握了大权之后,一定要革故鼎新,来跟尔等一帮逆贼好好掰掰腕子!

    “列位臣工平身!”

    大学士马齐当下便站出来,“启禀皇上,如今新皇登基,正当改元建制,还请皇上示下年号。”

    胤禛脸上带着些许的得意之色,望着下方的众臣,沉声道:“皇考传位于朕之前,时长殷殷教诲,朕不敢有忘。一字取雍亲王之‘雍’字,二字取正大光明匾上的正,故年号曰雍正,以示正大光明之意也。今年照行康熙六十一年,以明年为雍正元年。”

    群臣们接着又跪下三拜九叩,以示改元建新。

    “先皇考之遗泽朕不敢辜负,着刑部和大理寺,拟定一批天下大赦之名单,以示朕不忘先皇考之仁德。”

    “喳,皇上仁德,天地共鉴。”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随即便跪下,领了旨意。

    雍正脸上带着几分肃穆,瞧了一眼正在台下呆立的八阿哥,由于他胤禛继位当了皇上,其他的弟兄自然不能再继续用这个字了,因此人人需得改成允字。

    “先皇考将大清江山托付于朕的手上,朕实在是日夜难寐,因此需要列位臣工鼎力合作,方能重塑我大清之威名。”

    “皇十三弟允祥功勋卓著,护驾有功,封为和硕怡亲王,出任议政大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