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上书-《举汉》
第(2/3)页
对此身为弟子的刘表认为王畅行事过于激进,虽是出于好心,却有“以俭逼下,强人所难”之嫌,劝说王畅遵循孔圣明训“奢不僭上,俭不逼下”即可。
可惜刘表成为荆州之主,直接将当年的言论抛到九霄云外,生活极尽奢雅,子弟并骄贵。
汉世厚葬之风极盛,百姓纵然倾家荡产亦在所不惜,刘表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即便基业覆灭,墓中仍陪葬了大量的金、银、铜、陶、瓷等贵重物品。
今荆州初定,多年的战乱导致州中仓库空虚,刘景正为缺钱而发愁,见此不禁扼腕叹息。
这些陪葬品全都是荆州的民脂民膏,它们应该有更大的用处,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埋入土里。
王充《论衡·薄葬篇》中有言:“死人无知,厚葬无益。”
古人都能看清厚葬的弊端,刘景这个现代人自然不会看不清,他暗下决定,日后必须要对厚葬之风加以遏制,倡导薄葬。
刘表顺利入土为安,当日,刘琮便被刘景迁往武陵郡汉寿县。
此前刘琮曾提出想在父亲刘表坟前结庐守墓,持孝三年,刘景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的请求。
刘表坐拥荆州十余载,期间受其恩惠者不知凡几,若非刘表死得突然,刘琮又坚决投降,刘景岂能如此轻易的进入襄阳?
刘表墓地与襄阳近在咫尺,同意刘琮为刘表守墓,简直和在身边放一颗定时炸弹没什么两样,除非刘景一直坐镇襄阳,否则他前脚离开襄阳,后脚可能就会有不轨之徒挟持刘琮,聚众反叛。
不能将刘琮留在襄阳,也不能放他回(兖州)山阳老家。兖州可是曹操的地盘,尽管双方目前正处于“蜜月期”,可未来双方终会反目,刘景没理由将刘琮主动送给曹操,为自己添乱。
思来想去许久,刘景最终决定将刘琮迁往武陵郡汉寿县。
首先荆州刺史部的治所,原本就设在汉寿县,只不过刘表单骑入荆州后,才改治襄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