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袋洋面粉配上其他粗粮,够一家五口省吃俭用一个月...... 一块大洋还可以买一丈洋布,一丈布可以做两套成年人的衣服,小孩可以做四五件。 越想花哨越觉得冷,越觉得饿。 昨天晚上她就喝了一碗清澈见底的白粥。 早饭都没吃就得出来送货。 浦上夏末的早上还是有些凉意的,尤其是在丛林密布的山脚下, 冷风一吹,花哨寒毛都根根竖起来了。 爬了大概半小时的山,把一篮香包交给在寺院门口等着的僧人,对方清点之后给了她五角钱。 这一篮子香包少说也有三四十个,是她和娘缝制了三天做完的。 结果竟然只卖了五角钱。 花哨叫住那个小僧说道: “就不能多给点嘛?我们家都给你们崇福寺供应了这么多年的香包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再说了,你们这一个香包卖给香客都得一角钱,成倍儿的赚。” 小僧张了张嘴,呆住了。 这佩姑娘转性了? 以往都是低着头送东西来,送完又低着头回去。 今儿不仅笑眯眯的跟他说话,居然还问他能不能涨价! 笑得还这么好看! 小僧赶紧低下头,施了施礼,为难道: “佩姑娘,这得我们监院说了算。” 寺里香包这种小玩意都是大师开过光的,当然不是一个价。 但这话他不好说,怕姑娘脸上不好看。 花哨瞧着他是个十七八岁,眉清目秀的小沙弥,故意道: “那你跟你们监院说说呗,他若是答应给我们家抬抬价,我就让我娘给你做两双鞋,你要是不愿意,我给你做也行!” 在浦上,有姑娘家给心上人送亲手做的鞋子的习俗。 小僧闻言,脸“腾”的一下就红了,连忙摆手说不用了,抱着篮子转身就跑。 结果刚跑没两步,一脚踩到僧衣的下摆,摔得飞出去半人,香包砸了他满头。 他手忙脚乱的爬起来,捡了香包,头也不回的跑没了影。 花哨看着他狼狈逃跑的背影笑得要捶地了。 下山时,已经66续续有香客上山祈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