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阴阳 二-《山村大医生》
第(2/3)页
这胡加祥代表了一类这样的老年患者,多年的不良嗜好加上一时的心胜好强,导致引涎上窜,加上由虚生痰,共同成为“眩晕”的主因。古中医有专门的论述,“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火不作眩。”
看来这“眩晕”是古以有之,病历也很丰富,所以古中医为此对病因有详尽的阐述:
其一,“由肾阳虚弱而引起,火不生土,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就是指肾阳虚造成体质羸弱,肾火不足也引起脾胃的失和,引发身体能量的转化不够,最终让身体的废物积存在体内不能正常循环排出,而且越积越多,最后成病;
其二,“由肾阴虚而引起,五志过极化火,津-液熬炼成痰。”肾阴不足形成肾阳过剩,不能平衡,各器官运行加快,最后体内物质也会过度使用变成痰湿。
两个原因虽然相背,但最终的结果基本相同,可治病过程就截然不同了,要根据诊断和判断来先择一个方向来治,不能用一种方案。
引起的后果也是可怕而突然的。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如果进入经络就会产生疼痛、麻木,引发瘫痪或结核病;如果进入肌肤腠里,就会凝滞成痈,也就是皮下组织的化浓性炎症;如果到达肺部就会咳嗽或气喘;如果入侵心脏就会出现心悸心慌的症状;如果入侵胃部,则产生呕吐的结果;如果上冲到大脑就会眩晕;如果下行到下肢,则产生痿痹、鹤膝或是骨疽,这三种病简单地说就是瘫软无力、滑膜炎或化脓性骨髓炎。
总之“痰生百病,怪病多痰。”
中医把这些个状况都称为“痰饮”,只要人的肌体失调,导致病理渗出物或赘生物,都会从“痰饮”这个角度来诊治。
周全林给胡加祥用的三方合剂,主要的作用也是浊阴下泄,清阳上升,其中所用的吴茱萸更是能解痉挛的圣药。
由于胡加祥的病既有生理的病变,还有心理的因素,周全林决定留下,在胡加祥家暂住一晚,边观察边为胡加祥调整方子,这是一个好中医的作法,随病调方,辨症施治,重病就要随诊,这是中医的传统,望闻问切都是通过医生亲身的观察做出判断才是最效率的,周全林身体力行实践着程大可老先生的指教。
当晚,胡淑兰请周全林在家里吃了一餐健康的农家晚饭,安排周全林住在她家的西厢房,给周全林辅上干净的被褥,打了洗脸洗脚水,照顾得殷勤备至,周全林在胡家这一宿睡得很踏实,仿佛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
周全林在睡觉前还在想明天还是要调整下一下药方,因为肾阳回来之时,就不能过度用这些烈性的药,否则有过阳反阴的问题。
到了第二天早晨,周全林早早地起来,打了一套太极拳,然后打扫了一下院子,开始翻开书看。
胡淑兰起来看到周全林如此的好学,也由衷的敬佩,她年方二十有二,要是找这样一位有为的青年,她想到这有些热,但又想这么努力又有能力的青年中医,一定也是心有所属了,自己有点太自作多情了。而且关向北一直是对自己很好,也有那方面的意思,还是不要想太多了。
“周医生,早起了。我去做早饭,你等一会儿啊!”
“胡助理,你也起这么早啊!我还不饿呢,不急。”
“周医生,你别跟我那么生分,私下里你就不要叫我助理了。”
“行,我就叫你淑兰,行吧!”一下子这样的亲切的叫法,把胡淑兰给弄愣神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