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蜀道难》-《三国之帝临天下》
第(2/3)页
有一个士子站了起来,接着道:“不仅如此,还衬以回川之险,唯其水险,更写山势的高危;未曾想这位才华横溢的刘兄竟然意犹未尽,又借助黄鹤和猿爬来反衬。山高之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灵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加上用虚实结合,层层衬托,简直堪称完美。”
又一个士子接着说道:“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为蜀人要道;’刘兄着重就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险峻来让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的心理,看来刘兄定时多累了,岭上曲折盘圆,手扪星辰,呼吸急促,惶恐的神情,如此呈现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士子接连得站了起来,一个一个的赞赏不已。
“听到此处,在下原本以为刘兄的将蜀道的难行之处写到的极致,为曾想到刘兄竟然将话峰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慢慢地将吾等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那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使人问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啊……”
刘平淡淡地举起了一只手示意让他们不要再说了,他紧蹙的眉头也跟着放松的起来,慢慢吟道:“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好诗……好诗……”
“好赋……好赋……”
“在下闻此赋,宁愿减寿十年也在所不辞啊。”
司马朗此时也忍不住称赞道:“刘安此赋空谷传响,定为后世所累,吾自叹不如。”
就连自家大哥都这么说了,身后的司马懿心中也叹了一口气,微笑的拱手道:“参明先生此赋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必定名垂青史,广为世间流传。”
“好……好……”卫仲道连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的欣喜之色让人都年轻的几岁。
卫觊也是微笑道:“此赋刘安胜……”
蔡琰心中一颤,她自知此赋的精妙之处,也知道刘平这是在为她打下基础,刘平在主厅内表情更好,她的生活过的更好。
想到此处,蔡琰两眼竟然暗藏泪花,暗暗地擦拭的眼泪。
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刘平身上的时候,小兰儿却是看着自家小姐用衣襟擦拭着眼泪,心中愧疚不已,喃喃道:“小姐……”
侧旁的卫氏看着自家的夫君笑了之后,捂着嘴巴,心中激动一下子涌上脑袋,双眼中的眼泪竟然悄然滑落,心中激动道:“他笑了……他笑了……三年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妾身……妾身终于再次看见了你的笑容。”
作为一个妻子,几年来看到的是自家夫君的满头白发,衰愁不已,没有一点生气,病情还重,试问这是哪一个妻子能够忍受,时隔三年,卫氏再次看见了卫仲道的笑容。
作为妻子,她只觉得能让卫仲道笑出来,便是最大的心愿。
卫氏十分感激刘平,以前的阴霾也随之一扫而光,现在剩下的感激之情充斥心头。
祢衡大喝道:“吾不服!吾不服!吾从小便熟读诗书,三岁识得百字,四岁作诗,五岁执笔书写龙蛇……岂能败于汝一下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