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郭嘉使团-《三国演业》


    第(2/3)页

    郭嘉暗暗咋舌道:“杨会长,嘉有一事想不通。”

    “奉孝请问。”

    “杨会长如今实力,若只管统一天下,不分散实力,完成此事只在旦夕之间,却为何不如此做?”

    这是郭嘉的疑问,也是诸葛亮的疑问。

    杨锡如此分兵海外,大汉就能形成基本平衡,自保有余,进击不足。此时大汉,北公孙康十万辽东铁骑,西北马腾韩遂,十几万西凉铁骑,益州刘璋带甲十余万,汉中张鲁六万,曹操尽得袁绍地盘,有兵二十余万,且要全力募兵,三十万也不为过,杨锡说碾压,却还差得远。而且,此时整个天下,可不止大汉,还有乌桓、鲜卑。

    杨锡知道,郭嘉此问,带了大部分试探成分在其中。

    “哈哈,奉孝开玩笑了,我辰河商会的存在意义,却不是为了争霸天下,而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若是奉孝能在北方,将合作深入下去,我辰河商会,就算再进一步,也不会动用任何武力。”

    两人聊着聊着,又开始继续各方合作的话题。

    郭嘉使团,在辰河商会呆了足足半月,才返回北方。

    郭嘉与杨锡的接触,基本上确定了全面的商业合作模式,辰河商会可以进入曹操掌控的任何地方行商,当然,需要交出玻璃、晒盐、造纸、酿酒、火柴等技术。

    至于铁轨,杨锡坚持不想交出炼钢的高等技术,郭嘉没有办法,只能采取购买钢材,聘请技术团队的合作方式。

    铁轨是曹操特意交代,必须建造之物。曹操可是聪明人,他早计算好了,如今杨锡和自己实力其实势均力敌,并不占多少优势,杨锡往南海海外展,自己为何不往北的草原展呢。

    在以前,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因路途,交通过于麻烦,但如果从冀州,修铁轨至乌桓、鲜卑,甚至更北的广袤地区,铁轨所至之处,与冀州几乎零距离。

    曹操不知道,这正是杨锡想做之事。

    五月,北方变革正式启动,改制令贾诩、持节令郭嘉分别执掌内政、文化等内政制度和外交商业合作。

    贾诩请陈群等人休整律法,请孔融、王朗等人改革学制等等等等,一切有序进行。郭嘉则沟通进行商业改革,也设立港口和集市,并开始规划铁轨。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最大的阻力,便是此时的掌权者自己,也就是士族。

    废除奴隶制度,这一条就极难进行。当《大汉法典》颁布时,各地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