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调粮-《嘉靖小首辅》
第(1/3)页
改稻为桑能让浙江百姓的收入增加。笔』趣阁Ww『W. biqUwU.Cc可百姓不能吃桑叶!更不能吃银子!
要让浙江的百姓有饭吃,就要保证外省能够调粮入浙江,然后布政使衙门监督这些粮食以平价卖给百姓。
江苏与浙江是邻省,江苏又是产粮大省,从江苏调粮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陈迪亲自跑了一趟江苏协调调粮之事。随行的还有漕帮老帮主6虎鹏。陈迪打算让漕帮办理运粮的事务。
江苏苏州,粮道衙门内。
陈迪和6虎鹏端坐在椅子上。陈迪的对面,坐着江苏粮道栗昊。
这位栗大人年逾六旬,胡子花白。他喝了口茶,对陈迪说道:“陈大人,照理说,江苏与浙江接壤,是兄弟省份。江浙、江浙,江苏浙江从来都是一家!既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陈大人让我们江苏每年往浙江调运九百万斤粮食的事情,万难办到!我劝您还是到南直隶、安徽调粮吧!”
这位栗大人为官三十年,自认为自己为官三十年而不倒的秘诀就是不干事。不干事,才能不出错。不出错,苦巴巴的熬资格就能获得晋升!他的正四品官帽,就是熬资格熬出来的。再平平安安的熬上几年,按照吏部的规矩,这正四品也该熬成从三品了。
九百万斤粮食不是小数目。这么大数量的粮食从一省调到另一省,其中不免出些差错。他栗大人才不想担这份责任!
陈迪问栗昊:“江苏是产粮大省,为何不能调出这批粮食?”
栗昊回答说:“江苏虽为产粮大省,可人口亦是众多!本来嘛,每年收粮后,扣除百姓的口粮,给朝廷的皇粮能有些剩余。可今年恰巧苏北糟了旱灾。江苏的粮食只能自给自足,外调却是力不从心啊!”
陈迪问:“不对啊,我怎么听说江苏今年丰收呢?”
栗昊回答道:“陈大人,道听途说,不足信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