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悬棺祭祀-《滴血瞳》
第(2/3)页
“那你知道你们祭祀的守护神究竟是哪位吗?”我深吸了口气,再次发问,并且在我的脑海里面,我也突然想起来那个在我的梦里面出现的女声,一次次的呼喊着我,并且一次次地告诉我,“韩小天,进来啊,进来啊……”
而现在看来,她是在让我进到了棺材里面,我忽然觉得我貌似懂了些什么?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但是那棺材上面写了三个字,说是苗文,但村子里面的老人儿都不懂,之前有人拓下来过,但是找到很多苗寨询问,都说不知道!”桑林奎老老实实地回答,“对了,你问这个做什么?”
苗文是苗族人所使用的文字。传说和苗族古歌里都说苗族有文字,但是至今存世的只有在湖南城步发现有些苗文碑,只是零零散散,已经无法作为系统的语言文字。
建国后,国家用拉丁字母为苗族制定了四套拼音文字,加上国外苗族的国际苗文,现在一共有五套拼音苗文通行。关于苗文失传,贵州、湖南各有说法。贵州说法。苗族先民向西南突围时,族老忘记将苗书带上,叫大儿媳回去取,大儿媳取书时听到有婴儿啼哭,跑去抱出婴儿而忘记拿书,苗文因此失传。湖南湘西吕洞山说法。
苗族先民向西南突围时本身没带什么东西,以及有文化的老年人跑得慢被杀,加之路上几经包围几经突围,特别是洞庭湖之战,苗书遗失殆尽;到新居住地后又忙于打仗、忙于开荒,而无暇学文解字,苗文失传。老苗文失传后,古代的苗族人又在各地创造了其他的老苗文。
老苗文系苗族先民所创造的一系列苗文。其形式多半为方块字,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老苗文未能统一,大多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苗族民间认为,蚩尤是古苗文的创造者。各地的苗族几乎都有苗族古代有文字的传说,这些文字写在羊皮或树皮上,传说中大都认为,由于战争与迁徙频繁,苗族古文字才不幸失传,如今各地苗族刺绣图案中的几何花纹,就是古代苗文的零星残存。
湘西苗族创造的3种方块苗文,“板塘苗文”、“老寨苗文”和“古丈苗文”。方块苗文是汉字文化圈内的借源文字,在结构和造字法土基本一致,造字法主要有形声和会意,双音符的不多,象形成份机少,大量地借用汉字标音。方块苗文用来记录和创作苗歌,留下了十几万字的苗歌文稿,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民族历史、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学的宝贵文字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湘西苗族学者石启贵运用阿拉伯字母,以乾城苗语语音为基础,创制了苗族拼音文字,以后又在此基础上,简化为"速记苗文"。同时期,贵州松桃苗族教师龙绍华曾运用国际音标编写东部方言的苗文课本(称"红苗语课本"),对学生讲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