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打发-《一世成欢》


    第(2/3)页

    崔家祖地在清河,是少说也要以百年开始数起的古老世家。

    其族人太平时出将入相,战乱时选择新主,扶持新君,虽然有些投机之嫌,但是正因为此才保证了家族数百年的绵延昌盛,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君王,都对崔家人极为礼遇。

    不过大齐的皇帝就不一样了,大齐太祖出身草莽,对世家大族客气有余,信重不足,崔家在大齐一朝出仕为官的人越来越少,直至如今,虽然在朝之人不少,却都没有什么重臣,逐渐有远离权利中心的迹象。

    这样的崔家,若是能有拥立新君这样的机会,想来必定跟他一样不会放过……严明山眯了眯眼睛,甚至都在心里拟着给崔家人的书信要怎么措辞。

    正在想着,就有人来传话,晋王要见他。

    严明山一下子振奋起来,王爷这是想通了吧?王爷到底是年轻,一下子转不过弯儿来,想明白了就好了!

    严明山兴冲冲地直奔晋王的书房,迎面的却是晋王如同冷水泼下来的一纸调令:

    “平昌县最近不太平,似乎有瘟疫的迹象,你代本王陪同知府衙门的方通判去看看吧,给,这是文书!”

    严明山难以置信:

    “王爷,属下,属下可是王府的长史,怎么能去做这种事情?”

    这不是明摆着要把他打发走吗?还有瘟疫迹象,这是不打算让他活着回来了?!

    晋王好脾气地笑笑:

    “你是本王最信任的长史,这件事自然要你去做本王才能放心,严长史可以回去收拾行李了!哦,对了,出门的时候,记得传令下去,本王最近身体不适,闭门谢客,凡是上门的外人,一概不见!”

    严明山颌下几缕胡须直颤,跪倒在地:

    “王爷!您可要您好好想清楚,您要的是什么?!”

    “本王很清楚,本王要的是什么!”

    晋王毫不犹豫地答道。

    严明山如丧考妣一般地走出了晋王的书房。

    晋王走出来的时候,正好看见烧红半边天的晚霞,铺盖了万里江山。

    “禄公公,您瞧瞧,这像不像从前我与皇兄还有成欢姐一起,在摘星阁上看过的那无数回夕阳晚照?”

    一直恭敬地跟在晋王身后的张德禄抬手遮着日渐浑浊的眼睛,瞧了瞧那晚霞,笑道:

    “老奴眼睛花了,看不大真切,像倒是有些像的,晚霞大都一个样儿……不过这云啊,转瞬就变了模样,不能还和从前一样了,王爷可不能再孩子心性了,想开些岂不是少些烦恼?”

    忠心的老仆说的话听在晋王耳中又是另一层意思。

    他沉默片刻,回头对这个一路护着他长大的老太监笑道:

    “禄公公放心,本王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他曾经拼了命地想要找回那曾经的日子,可事到如今,他终于明白,风云变幻,失去的再也回不来了。

    他也终于心甘情愿成为了成欢姐希望他成为的人——做一个袖手江山的藩王,守护好自己的尊荣与封地,与他的王妃过着安宁的小日子,平静和乐。

    成欢姐,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我,会不会觉得很满意?

    只不过你与皇兄之间,我再也无能为力。

    晋王闲步下了台阶,想了想叫来了一路跟随他到封地的侍卫统领陆同,露出了一直掩饰得很小心的脆弱:

    “别人我都不放心,你就辛苦一趟,亲自去趟京城吧,我想知道,他们都怎么样了,毕竟,这是本王在世上最后的亲人了。”

    陆同立刻就领命了。

    但是临走时,却又来见了晋王一趟:

    “王爷,您顾及到了严明山,顾及到了崔家,甚至都顾及到了河东的官员,是不是还忘了一家?”

    “忘了一家?”晋王脸上有片刻从前的懵懂:“不会吧,本王想得很周到了,漏了哪家?”

    “东南林家。王爷,那是您的母族。”陆同沉声道。

    晋王张口结舌,对哦,他还有个母族——可是这么多年了,林家的人,有和没有是一样的,不会在这个时候冒出来想要从他这里下手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