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拒绝(第一更,求月票)-《超级机器人分身》


    第(2/3)页

    当年前苏联设计出苏27、米格29这样经典机型航空专家,到现在研发t-50的时候还是同样一批人,而中国的航空工业却是新生代迭出。歼10。歼11。歼15,歼16,歼20。歼31……这些项目背后需要强大的国力和人才队伍去支撑。

    一个如日落迟暮,一个如朝阳蓬勃,日后谁胜谁负,已经不言而喻了。

    因此,大批量从战忽局手中购买先进战机,对共和国的航空工业完全是一大打击,大首长自然不会自断臂膀。

    与之相反,星环集团在国内建立一家航空发动机生产联合体,共和国高层反而会持相当程度的欢迎,因为前者是舶来品,后者虽然不算是国家企业,但说到底肉还是烂在自家锅里,还能为共和国培养不少人才,大长老恐怕巴不得这样的企业越多越好。

    虽然大长老拒绝了陈新送上门来的生意,但这并没有影响双方的谈性。

    这一老一少如同忘年交一般,从国际局势到未来国家的发展,从产业结构调整到技术对社会的推动,双方都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陈新虽然出于自身年龄阅历等限制,不可避免的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些片面。但正因为他年轻,出身底层,有些时候反而能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意见建议。

    陈新认为,金属电池项目一旦投产,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能源革.命,科技革.命,更是一场社会革.命。中国如今已经过了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再依靠大规模出口拉动经济并不现实,现在要做的是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把他们的消费积极性带动起来才是王道。

    打个简单的比方,金属电池一出,势必会推动国家电网升级,原有的变电站可以变为储能站,原有的加油站会成为充电站,中国大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偏远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有必要的话,中国甚至可以在民间大规模推广家庭化发电方案,比如在某些日照充足的地区,推广太阳能发电,如今有了强大的储能设备,不需要再去担心这些电力会被白白浪费掉。

    金属电池项目甚至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打断现在部分利益阶层的垄断,对于立志改革收入分配体系,缩小贫富差距的大长老而言,同样是一款利器。

    两人的会谈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点半,才在陈新的一再要求下结束。

    等陈新和凌薇回到钓鱼台国宾馆的时候,都已经过了零点了。

    这时候两人肚子都有些饿了,陈新干脆让宾馆做了些夜宵送到房间来,两人边吃边聊。

    凌薇依旧有些兴奋,今晚的经历对她而言就像童话一般。她兴致勃勃地向陈新讲述着自己和第一夫人的聊天话题,讲述着第一夫人如何的和蔼亲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