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大院的"老百姓"(六)⑧-《北京的部队大院》


    第(2/3)页

    大林在行李架上放好背包,站在老人身边,不知该如何是好。

    老人感觉到身旁来了人,回头看了大林一眼,连忙站起身来,不好意思地说:“这是你的座位吧,对不起,我的座位在中间。”

    大林客气地对老人说:“您不要起来,咱们换着坐!”

    老人感激地点点头,又在靠窗户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并指着车窗外对大林说:“这座城市的变化真大,回来一次一个样。”

    “您是本地人,在外地工作?”

    大林问他。

    老人回答:“我十八岁出去当兵,跑了大半个中国,后来才调到北京,现在已经退休了。”

    “原来您是部队的老长!”

    “什么老长,退休了就是普通老百姓。听口音你也是本地人,去外地出差?”

    “不,我也是在北京工作,回到这里出差,顺便回老家看看老人。”

    老人听了崔大林说出的他在北京的工作单位,惊喜地说:“我知道《农副业生产科技》这个杂志,很受部队基层官兵和农民朋友的欢迎,你们杂志社的美术编辑费爱军他爸爸是我的老战友。”

    大林也很惊奇,高兴地问老人:“您贵姓?”

    “我姓杨,叫杨传福,你一提我的名字费爱军就知道。”

    “费爱军是我的同事,我们关系不错,我应当喊您杨叔叔。”

    “喊我老杨就行!”

    杨传福还想与大林接着聊,对面座位上看样子是来了个一家三口,他们说说笑笑地坐下来,年轻的丈夫礼貌地朝杨传福和崔大林点了点头。

    “车厢里还是比较凉快,今天外边天气真热。”抱着小男孩的妻子说。

    丈夫在座位上坐好以后,笑笑说:“天气热应当讲冷笑话,我先给你讲一个,有些地方对我们家乡外出打工的人歧视不用,但是我们老板特别喜欢用咱们家乡的人,他说咱们家乡的人勤快肯干,办公楼停电了,点着蜡烛还在微机上编程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