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斩杀了袁绍使者,两将都已经没有了选择,既然已经有了决断,就马上行动。 两将皆有本部军马,在袁绍军中,其威望亦是非常高的。说此两将是袁绍的一军之魂也不为过。所以,此两将率本部军马离开袁绍大营,袁绍的军马自然不敢相拦,放任两将率军而去。 嗯,当中,还有不少并非张合、高览的本部军马,他们听说张合、高览要叛逃投靠曹操,居然亦跟着张合与高览一起投敌。 张合与高览一同离开袁绍大营投敌的事,在袁绍军营当中有如被投下了一颗大石,激起了轩然大波。使得本来就士气低落的袁军,军心一下子就涣散。 袁绍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他听闻张合、高览斩杀了他的使者,率军投敌,他当场被刺激得大吐一口鲜血。 而郭图,则心里暗喜,因为此两将一去,他将再无虞了。 嗯,郭图之所以被称为“毒士”,那就是因为他所谋之计,往往都是损人又不利已。谁家诸侯,若有郭图这样的谋士,岂会有不败之理?他如此轻松的就逼反了袁绍的两员大将,可以说,郭图恐怕就是官渡之战当中,最大的一个卧底。 张合与高览,率军投往官渡关隘,守关大将夏侯惇,飞报已经潜回官渡关隘的曹操。曹操因见袁绍大军并没有因为乌巢被毁而马上败退,自己的大军亦没有一举击败袁绍,没能渡过黄河,他便潜回了官渡。 夏侯惇心疑张合、高览此刻前来相投恐有诈,不过曹操却接受了张合与高览两将的归降,并对夏侯惇道:“吾以恩待之,虽有异心,亦可变矣。曹某待昔日关羽能如此,今日为何就不能待张合、高览如此,何况,某不信此世上人人如关羽那般,对其兄如此忠义。” 如此,夏侯惇没再有异议。 曹操欲得张合久矣,现在却是买一送一,多了一个武艺不凡的高览,曹操更是大喜。当即,当两将拜于他面前之时,他马上就封张合为偏将军,都亭侯;亦封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 两将见曹操如此重视他们,甫一见面,就拜将封侯,亦是大喜,遂向曹操再表忠心。 相比起来,袁绍军此刻却有如有一片愁云惨雾一般。 要知道,原本在与曹操开战之前,袁绍帐下谋士如林,猛将如云,兵多粮广。 可是,看看现在?袁绍的处境,就足叫人为袁绍揪心。 与沮授反目,现在沮授还在押。许攸投曹,张合、高览投曹,还带去了数万军马。 淳于琼被斩,蒋奇、眭元进、赵睿被杀,与淳于琼一起镇守乌巢的韩莒子、吕威璜等军将,因畏罪而逃,还没有归营。 这样一来,袁绍还有什么军将可用?数十万的大军,又靠谁来替他统率? 现在,真正还勉强算得上是大将的,恐怕就只有韩猛了,再加上留在邺城的麴义,其他的,如牵招、高干、马延、焦触、张南等等,皆非大将。 谋士方面,现在袁绍还有郭图、审配、逢纪、辛评等数人。嗯,当中逢纪,他事实早已经和新汉朝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了,在杨凤的撺撮之下,随时都有可能叛逃到新汉朝去。 此刻的袁绍,可谓是四面楚歌了,他焦头烂额,有点弄不清楚目前的状况。 只是,怕曹操是不给他机会慢慢的疏理好自己的事了。 何况,曹操虽然已经获得了一个大好的局面,可是,曹操的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还是没有得到解决的。他此次偷袭乌巢,只是烧毁了袁绍的军粮,他自己的军的军粮用尽之事,却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嗯,说起来还真的让曹操亦有一种吐血之感,自己的军队都断粮了,此刻正是需要军粮供给的时候,可是,他却亲手将无数的粮草烧毁。一边饿着肚子,一边烧毁无数粮食,这世上还有如此郁闷的事么? 所以,曹操此刻,亦不敢有半战轻心,想解决自己军的粮食危机,就只能马上对袁绍发起总攻,以劣势的兵力,击败袁绍,方可使自己的困境得到真正的解决。 [本章结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