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中德携手互联网-《工业民科》


    第(2/3)页

    新车厂每月以2000辆的速度生产着,随着零部件源源不断的运来产量在缓慢增加。

    新型凯越轿车上市后受到了市民们的大力欢迎,附近省份的购车者也开始注意到了这款车型。

    普桑的零配件是真正的德国原厂货,在老百姓心目中还是非常神圣的,所以它下线后非常畅销。

    但是,想要拥有一辆普桑却并不容易,跑关系走后门那是家常便饭,25万元人民币的售价您别嫌贵,想买不易,想排在别人前面提车都得市里主要领导批条子。

    而凯越的上市,一下子就打乱了普桑的热潮,其新颖的外观瞬间就打动了购车者的心。

    不少怀揣资金苦于没有门路的购车者,等到凯越上市后就迅速得就把目光转向了这款车型上,再加上其20万元的低廉售价,刚刚上市不久就畅销了起来。

    20万元的凯越你可别嫌贵,这年代捷达都能卖到20万元,而且供不应求,这就是卖方市场的威力,卖方在交易时处于绝对有利地位的时期,也是各个厂家最开心的一段日子!

    4月6日,在n海淀车道沟10号,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一栋小楼里,13位中德科学家围在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旁,正在进行着电子邮件的试验发送。

    林强生和中国电信公司首任总经理钱华林也站在专家们的身后,看着他们的操作。

    其实1986年这个研究所就开始国际联网的尝试了,他们建立了中国学术网,其合作伙伴是位于德国西南部边城的卡尔斯鲁厄市的卡尔斯鲁厄大学。

    也许你没听说过这所大学,它被誉为“德国的麻省理工”,其校友和教授中诞生过“电磁波的发现者”海因里希赫兹,“液晶之父”奥托雷曼,“合成氨之父”弗里茨哈伯,“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高分子化学之父”赫尔曼施陶丁格,“汽车之父”卡尔本茨等世界著名科学家、企业家和社会名人,绝对很牛掰的大学。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的这条网线利用的是电话线,是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设在n的机,经由意大利和德国分组网,实现了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连接,通信速率最初为300bps。

    这条线路通信采用的是一套80年代广泛使用的25协议,它允许不同网络中的计算机通过一台工作在网络层的中间计算机相互通信,这就给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计算机使用者提供了通信的可能。

    电话线这个介质可靠性差,因此25有一套复杂的差错处理及重发机制,因此25运行的时候速度就不怎么快。

    “我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