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劫帝驾张方行凶 诛恶贼河间失势-《两晋风云》


    第(3/3)页

    河间王问道:“张方谋反,你可知道?”

    郅辅答道:“啊。”

    河间王又问:“今教你回潼关取他性命,你可愿意?”

    郅辅又答:“啊。“

    河间王遂召郅辅近前,嘱道:“我这有封空信,你可带回交给张方,趁机行事。”

    郅辅受命,带了那信,便回潼关,带刀直入张方军府。——原来,郅辅本是长安城中一富翁,张方早年初到长安时,贫贱无依,得到郅辅的不断帮助,等到张方地位显贵后,便以郅辅为帐下督,十分亲近,情同手足。因此,当时侍卫虽见郅辅带刀入府,也不疑心。

    张方见郅辅回了,问道:“大王召你何事?”

    郅辅答道:“有机密书信要交大人。”便将河间王那封空信呈上。当时,天色已晚,张方便去灯下拆信,正此之时,郅辅忽然拔刀。张方措手不及,即被郅辅斩于案下。郅辅随即取了首级,向侍卫喝道:“张方谋反,我奉河间王殿下之命取其首级,谁敢阻挡!?”侍卫惊骇,都不敢动。郅辅于是提了首级,昂然出府,回长安向河间王复命。

    河间王大喜,即将郅辅擢为安定太守,并将张方首级送给东海王,以求和解。东海王接过首级,确认正是张方,不由大笑:“此乃河间王自毁长城,我无忧矣!”山东诸军本惧张方凶悍,多有顾忌,得知张方已死,士气大振,都争请入关。东海王于是进兵,令刘琨去取荥阳虎牢关,宋胄、冯嵩二将去取洛阳。

    刘琨提兵径到关下,令军士挑出张方首级,向关上喝道:“张方首级在此,吕朗何不早降?”吕朗大惧,当即开关迎降。宋胄、冯嵩来取洛阳,成都王抵挡不住,弃城西去。东海王遂命刘琨守荥阳,冯嵩守洛阳。正巧幽州骁将祁弘奉王浚之命,率鲜卑、乌桓突骑驰至,众有五万,来向东海王请命。东海王大喜,遂以祁弘为前锋,合军十余万,浩浩荡荡,向西奔进。

    河间王后悔不迭,拷问郅辅,方知张方是遭毕垣、郅辅二人陷害,怒斩二人;即遣大将彭随、刁默率兵,出拒潼关,又遣大将马瞻、郭伟驻军灞上,以为后应。祁弘一路驰进,势不可挡。彭随、刁默、马瞻、郭伟诸军皆败。河间王见大势已去,单马出城,逃匿太白山中(在今陕西省郿县境内)。

    祁弘率军直入长安,所部鲜卑大肆抢掠,杀男淫`女,死者数万,百官都逃入秦岭山中,以采橡果为食,单单留下傻皇帝与一群柔弱宫女,无人保护,惊颤不已。幸好东海王及时赶到,入宫护驾,召回百官,并禁军兵抢掠,安抚内外,长安乃安。傻皇帝遂以太弟太保梁柳为镇西大将军,留戍长安。永兴三年(公元306年)五月己亥,东海王与百官迎接傻皇帝,乘坐牛车,启程东还。

    回到洛阳,但见故宫旧殿,两阶积秽,四壁蒙尘,蟏蛸在户,殿容失色;宫中虚若无人,三五老婢、六七太监而已。傻皇帝与百官见了,悲从中来,无不欷歔流涕。六月辛未,颁诏大赦,改元光熙。诏复羊皇后,封赏功臣:以东海王司马越为太傅、录尚书事;范阳王司马虓为司空,镇守邺城;司马腾进爵东燕王;平昌公司马模为镇东大将军,封南阳王,镇守许昌;王浚为骠骑大将军,兼幽州刺史;刘琨立功甚大,封广武侯,食邑二千户。其余功臣将士,各有封赏。

    ——至此,司马越终于得其所愿,掌握朝政,却有三人,令他如鲠在喉,耿耿于怀:

    其一,成都王仍逃在外,不知去向,此人原在河北,素有美名,颇得人心,若被他重新聚合成势,必为劲敌,不可不除;

    其二,自东军一退出长安,逃入太白山隐藏多日的河间王司马颙便又出山,召集旧部,潜回长安,杀死梁柳,再夺长安。此人不除,终为后患。

    其三,傻皇帝自即位以来,十六年了,天下就没几天安生日子,大臣专权,贾后垂帘,宗室纷争,骨肉相残,一出出惨剧无不围绕着傻皇帝发生,以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无论杨骏、贾南风、张方等大臣,还是司马亮、司马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等亲王,都曾掌控傻皇帝于股掌之中,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却无不遭来杀身之祸。司马越掌朝,每念及此,便不寒而栗,自此遂有谋害之心。

    不知三人命运如何,请看下集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