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劳务输出-《穿越1640》


    第(2/3)页

    当领事馆内的于博文收到克里克送来请柬,笑着扔向一边,对着助手说道:“看来荷兰人并不笨,不愧是以商业立国的新兴国家,只要有一丝细微的利益存在他们都不会放过。”

    从大明移民中选拔出来的落魄秀才,费章松如今成为了于博文的助手,对外的官职是,驻欧领事馆随员,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干于博文的秘书工作,同时也是外贸部的重点培养官员。

    按照国会分权法案,在外的所有领事馆只对外贸部负责,而大使馆只对外交部负责,当时因为各种原因所以欧洲总领事馆并没有顺利更名为大使馆,而是继续采用了原名保留在外贸部的下属。

    这么做其实明白人一样就能看出,其实欧洲领事馆内的大部分人员基本都出自外贸部,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联盟,根本不可能投靠新成立的外交部。

    所以澳洲的对外交流基本上还被外贸部所把持着,这是不争的事实,除了在大明和东南亚外贸部拥有一定的权利机构存在,像欧洲这种远地方根本没有派驻人员。

    “领事,看来您的计划要实现了,荷兰人真的打算培养咱们国内需要的工匠在输送给我们。”费章松对于于博文的计划表示了佩服,同时也在想这件事要是放在大明绝对是不可能。

    恩,当然,荷兰一定是看到了里面的好处,松之啊,你准备一下,和我一起出席。于博文对于这位跟班还是很不错的,大有培养其作为一名合格的外交人员的意思,当然也有想着自己如果回国让他接任自己的想法。

    松之是费章松的字,所以平时于博文一般都会叫他的字表示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一般,而费章松则会叫他领事,以此为尊敬,但又不同于其他人之间的那种陌生关系,两人可以说是亦师亦友。

    平时除了对这位老师一样的朋友在生活作风上有点微词之外,费章松还是觉得他很有才的,当然这种喜欢美女,其实在他这种古代的文人眼里看来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才子多风流在大明不是什么稀罕的事,这澳洲又是前宋一脉相承,自然是差不多。

    到了傍晚时分,阿姆斯特丹市政府的马车,已经来到了领事馆外等候。

    于博文与费章送一身礼服,上了马车前往市政府的宴会厅。此时克里克和范博尔已经站在门口迎接对方的到来,毕竟像于博文这样的身份,由市政官亲自迎接并不为过。

    真的很好高兴再次见到您,领事先生,今天码头的暴动,真的是太感谢您了,走,咱们里面请,今天晚上我可是将整个阿姆斯特丹漂亮的名媛都请了来。范博尔意味深长的看着于博文,对于这位风流成性的外交官的韵事可是听了不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