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望河楼上望黄河-《宰执大宋》
第(2/3)页
大宋很不巧,正好赶上了黄河水患彻底爆的时候!
到了大宋,黄河一反先前之态,从温柔的母亲河,变成了暴虐的黄龙。
从建隆元年第一次黄河决口开始,几乎数年,乃至一年便有一决。黄河在大宋时期决口之频繁,以至于如果哪年黄河没有泛滥,大宋的史官史官必定会写下是年河宁,这样,充满庆幸之感的记录。
大宋对黄河水患并没有采取根治的办法,而是消极的采用修修补补的治理方式,哪有决口便修哪里。这种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方式,并不能根本解决水患问题,只是在消极的凑合,等到一定程度,凑合不下去了一就会生恐怖的改道。
宋朝是不幸的,它要为汉唐五代以来,中华民族对黄河中上游的过度破坏埋单。当今官家更是不幸,他要为开国以来的得过且过埋单。
因为到了当今官家在位的时候,这种消极凑合的治理方式再也难以控制黄河的肆虐,决口、改道更是家常便饭一般。
景佑元年,京东的横陇段决口,决堤而出的洪水席卷人畜,漫过大名府地界,再折向北流,朝廷全力抢修堤坝,可仍然无济于事,只好任其改道。从此之后,中原大地上河患频生,近八十余年里,再也不得安宁……。
而这只是个开始。十四年后,庆历八年六月六,一个吉利的日子。黄河又在澶州府商胡埽决堤,决口宽近一里,浊浪排空黄水滔天,横漫中原北部。
这两次之后,黄河彻底改道了,它的河水改向北,经河南内黄之东、河北大名之西,横贯河北平原,汇入御河,再经界河入海。
水患破坏最大的便是决口和改道,如果只是决口,只要堵上了便不要紧,还能维持得过且过的状态。
可是改道……一条安然流淌的河流突然改道其他方向,这影响的事情着实太多。对新旧河道沿岸,整个国家而言都是灾难!
这种级别的灾难,只需要再来个一两次,就可灭亡一个国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