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节 外篇 社章制度-《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二立社是要记名的。因此不怕社员否认,可是也怕混进来一些败类,万一他们作奸犯科会牵累社团的。

    所以入社前考察一下社员的品性。是十分必要的,不过这一年时间四公子觉得太长了,大家都是读圣贤书的,考察本来就让人不舒服,还要经过一年的考察,恐怕以后要加入二立社的读书人就少了。

    “这一年考察可否取消?”

    冒襄问道。

    黄凤府沉思片刻道:“若要取消,可代之以举荐制度!”

    方以智问:“何为举荐制度?”

    黄凤府道:“新社员,需经过老社员举荐,老社员保证其人品操守。若是虚假。老社员得负责。”

    四人相互看了看这次终于点头了。

    “这不就是童试保人制吗!”

    四公子感慨着。

    大明朝要考科举,必须身价清白。品性贤良,但是谁说了算呢。一般就得请一个有名望的人作保,一般作保的都是秀才、举人等有功名在身的书生。

    这种制度流行的久了,竟然也成为一种市场,有些秀才专门帮人写保书,还收取一定的费用。

    四公子自然是知道这种制度的,也觉得引入这种制度,能够跟科举沾上边,应该会被读书人接受。

    接着黄凤府又说了好几条核心制度,包括什么领袖负责制,二立社社员必须以首领马首是瞻,共进共退;二立社社员不得叛社,二立社社员必须维护社团名望,不得作出玷污社团之事;二立社社员不得加入他社,一经发现立刻开革;以及社长选举制度,二立社设一正社长,三复社长,第一任社长为冒襄,其他三公子为复社长,社长三年一换,须所有社员公开选举,才能担任。

    四公子道:“你去拟吧,拟好了给我们看过,就颁行下去。”

    黄凤府点头,却没有走,又请示道:“有一件事请各位公子定夺。”

    “何事?”

    黄凤府道:“我二立社同志日多,却难找一地集会。若是长久不会,岂不跟东林复社一般,社员离心离德了。”

    “桃叶渡岂不正合集会?”

    黄凤府道:“桃叶渡毕竟乃是野地,总有刮风下雨的时候,况且露天旷野也非议事之处。”

    “你心中可有主意?”

    黄凤府点头:“小人倒是看重一处地方。那人家愿意将一处大堂让与吾社,此大堂小人看过,却是难得的厅堂,足可容三两百人同时赴会。他家还有几处其他厅堂,若是需要,也可以借给二立社。足可将吾社同志齐聚一堂。”

    四公子点头,冒襄带头道:“有这等好地方,正似为我二立社备下的。”

    黄凤府这才道:“这处地方怕几位公子介意。”

    冒襄问道:“何处?”

    黄凤府道:“正是前阵子被砸的金钗楼。金钗楼主人告诉小人,愿意将一间厅堂让与吾社。小人心思正巧立一个二立堂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