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了他的发言环节,王检察官很干脆的合上了自己的起诉材料与王华对视。 如果对方说的是真的,那么这场起诉从头到尾就是一个笑话。 李晨闻言心中有些不屑。 他敢说么? 再说了,就他那种情况,他说了你们会信么?? “我不敢说。” 王华继续为自己辩解。 为什么不敢说? 主要的原因还是害怕… 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就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这是第一个点。 我说我不是约架,你说我怎么可能不是约架? 从对话中,王华就明白了对方的态度,也就不敢再去多说什么了。 听了他的话,地检署的公诉人有些无语。 关于案件,他不是第一经办人,整个过程他不了解。 在他看到的“真相”,也是从武协所获得的材料。 从事情在交到他的手中之后,已经成为了另一个版本… “被告辩护人,你有什么辩护意见。” 案件还需要审理,朱法官心中已经有了大概。 至于有关人员的违法行为,等开庭结束后再去追究他们的责任。 “关于王华的故意杀人案,我有五点辩护意见。” 李晨放下手中的稿子看向对面的公诉人开始了他的表演: “第一点,案件的起因。 在王华故意杀人案之前,我们先要认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王华的杀人动机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去杀杨华庆。 在杀人案之前,王华跟杨怀庆是有矛盾的,而在矛盾中王华所扮演的角色是弱势方,他是经常性的被杨怀庆给欺负。 王华拿刀去学校,最开始的目的就是保护自己不被杨怀庆等人欺负,他就是自保。 第二,杨怀庆的性质。 在案件中,杨怀庆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霸凌者,他会经常性的欺负王华,这是案件爆发的主要原因。 而杨怀庆本身的行为就已经触犯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就是对他人的霸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不是只有王华再说这件事。 你比方说他学校的老师还有他的同班同学,甚至是其他年报班级的人也知道有这回事。 第三点,案件发生前后的问题。 在案件开始起,王华被迫应约,是他不敢反抗的一种具体表现,而这个表现,是来源于日常在学校的种种行为,让王华有了心理阴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