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有人来,有人想走-《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3/3)页

      虽然只是解决了设计问题,并没有解决大规模生产问题。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让达尼拉对未来充满信心。

      拥有这样的支持力度,如果还做不出成绩的话,连工人师傅那精湛的技术都对不起。

      “只给王储的话,陛下难道就不会有意见吗?王后呢?”卡尔波夫机灵,这玩意儿实用性高不高不重要,关键是有好东西想着沙皇,这就是简在帝心的奥妙。

      沙皇一家子都有了,难道就不给乔治这个投资人来一辆吗?

      乔治有了,尤里耶夫斯卡娅公主呢?公爵的那位舅舅呢?

      所以这车就算全手工打造,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那也少不了,十几二十辆还是要的。

      产量低正好可以提高价格,乔治才不会放过这种机会呢。

      这还只是俄罗斯王室。

      欧洲各国王室以及清帝国的那些王爷们,世俗意义上的所谓好东西,都已经玩腻了,他们难道对汽车这个新生事物就丝毫不感兴趣?

      只能说感兴趣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戴勒姆对汽车的研究,就是在奥地利驻法国尼斯领事埃米尔.耶利内克的支持下进行的。

      乔治要求也不高,如果有人想购买这辆汽车,乔治一辆就卖个三五千卢布就行了,针对这车的成本来说,基本上是卖一辆,赚五辆。

      事实上现在就有人对汽车很感兴趣了,比如阿穆尔总督科尔夫。

      科尔夫这一年,在阿穆尔过的郁闷无比。

      乔治只是冬天在海参崴,开春之后就回圣彼得堡,一年最多在海参崴半年。

      科尔夫哪都去不了,他做梦都想回到圣彼得堡那个繁华之地,但是却没办法。

      阿穆尔要是好地方,也轮不到科尔夫来当总督。

      这一年来,科尔夫想了无数办法,想调回圣彼得堡,哪怕回到圣彼得堡之后失去权利也在所不惜。

      这话说的就跟科尔夫在阿穆尔拥有过权力一样。

      阿穆尔最有权力的人是乔治,科尔夫就算想做些什么,手里没有资源,也什么都干不了。

      想调回圣彼得堡,就要走大人物的门路。

      海参崴的土特产,大人物们基本上看不上眼,基本上海参崴有的东西,圣彼得堡都有。

      唯独汽车是新鲜事物。

      所以科尔夫早就盯上了汽车,希望能用汽车作为礼物,换取他调回圣彼得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