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什么感覺?”王天罡問。 “就是……我們人族,總好像被一只無形的大手操控著?”李長安攤開手解釋道, “師公您看啊,妖族有妖戰古路。” “弟子在那里,見到了很多死靈亡者,還與他們說過話,他們告訴弟子,那里就是幽冥地獄。” “可咱們人族,什么寶地都沒有,傳承也都被各地書院把持。” “再說這六國氣運融合,這是自然融合的結果?怎么想都覺得不可能。” 王天罡拍了拍李長安的肩膀,語重心長道, “人族區別于其他種族,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萬年之前,以孔圣為首的先賢圣人們,為人族鑄下了極為深厚的根基。” “且說這文圣榜與文昌碑,它們便是人族最大的機緣所在。” “可以匯聚天下氣運,助任何有才學的文士修行,誠然有些勢力可以在開始占據優勢。” “但只要有真才實學,必然可以嶄露頭角,你當年不就是如此嗎?” “之前的四院一監,如今的天下六國,誰也不可能真正操控它們。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公平的機緣嗎?” “再說傳承,人族有書院,只要能達到書院標準,便可以成為書院學子,得到諸圣經文。” “看似不公平,但也算擇優培養不是嗎?” 王天罡指了指天邊,“至于你說的六國氣運融合,這里面……的確有問題。” 李長安說道,“弟子自從邁入五品之后,就一直在思考。” “文道的根基,在文圣榜與文昌碑,但歸根結底是人間氣運。” “而人間氣運的根源在哪兒?在民心。” “如今的文道太過高高在上,而且與普通人之間的鴻溝,越來越深。” “普通百姓無法覺醒文箓,便注定一輩子庸碌無為,或者只能修行武道,賣一身力氣。” “但文道明明就應該立足于民,如今卻習慣了高高在上,弟子擔心終究會變成無根浮萍。” “況且武道當真不能踏足巔峰嗎?” “恐怕也不見得。” 趁著不在京城,李長安也就不再遮掩,直抒胸臆, “若百姓們徹底拋棄文道,扎根武道,總有一天,武道就能壓過文道。” “到了那個時候,師公覺得會發生什么?那時候文道還能動用氣運嗎?” “六國氣運融合,弟子本以為天下六國,氣運將會蒸蒸日上,但結果呢?” “六國之間爭奪氣運,無所不用其極。” “師公,您知道嗎?在弟子看來,這些氣運就是無根浮萍,晃蕩來晃蕩去,這正常嗎?” “或者更嚴肅的說,是不是因為人間氣運的根斷了,所以才這般不穩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