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都关大牢了 也算磨炼? 李景隆又拿出一份密报,道:“这个知县也可恶,倒是给人安排了入职,随后就不管不顾了,也不说派去衙役给介绍。人去了村子,村民们都不相信,以为是骗子,被人打出了村子” 李逍:“.” 看来,群众工作不好做啊。 李逍无奈,开始翻阅一个个的密报。 被晾着的有好几处,闹事被压住的有好几处。 人还没到,就处处吃瘪。 也符合李逍原本的猜想,若是一去这些人帮自己问题都给解决了,这才是不切实际。 “咦,这个于谦倒是不错。” 李景隆突然找出江宁县的密报,看完之后大笑道:“国师,这个不错,也是被知县晾着,不过这个于谦直接带着大家在县外面,给村民们普及舍区的政策,引来无数百姓围观.最终知县将这些人亲自请了进去,让他们入职了。而他们同时在县衙外宣传,等于是让百姓们提前知道此事是真的,因为若是假的,早就被县衙的人抓了起来,在县衙外宣传,等于是县衙给他们背书。高啊!最后,他们还达成了联盟,推选于谦为盟主,这个江宁县的舍区长们团结起来了。” “嗯?总算有一个不一样的了。” 李逍一喜,伸手过去,“我看看” 接过李景隆递过来的密报,李逍看完之后,笑道:“好一个反客为主,本国师果然没看错于谦,于谦大才。” 等于是废话了,李逍早就知道于谦是大才。 否则也不能千古留名啊。 这话是说给李景隆听的。 “好太好了.” 李景隆也是万分欣喜,这些日子,他看出来自己的女儿对于谦有意,于谦也没有表明意思,只是婉拒说事业为重。 看起来,双方应该是相互喜爱。 到时候请国师做个媒,牵个线,这门亲事就成了。 毕竟那于谦以李逍为恩府,对李逍十分佩服,几乎是言听计从,只要李逍开口,亲事必成。 想不到,我李景隆也能找到一个好女婿啊。 李景隆一直很羡慕朱棣,朱棣之所以事事顺心,说到底,不就是因为他招了一个好女婿么? 不止是李景隆,各地的藩王,谁家没有女婿啊? 但有谁家的女婿,能比得上李逍? 若是时光能够倒流,那些藩王怕是抢李逍都能抢的打破头 “国师.那个” 李景隆看向李逍笑道:“能否帮我说个媒,我家那姑娘已经对于谦有意了,你索性促成这段美好姻缘,可好?” 李逍笑道:“正有此意啊,等这件事情安定之后,本国师便出面牵个线,哈哈.” 李景隆拱手:“谢国师了。” 这样一算,于谦十分受李逍的欣赏,算得上是半个徒弟。 李景隆的女儿嫁给李逍的徒弟,这不是亲上加亲么。 两人接着看各地的密报。 又有了新的发现。 “国师你看,并不是所有人都吃瘪,还有一个办实事的知县,他们是支持舍区的国策的,不过也是碰到难处” 李景隆发现了一密报,递给了李逍。 李逍接过密报,点头道:“没错,并不是所有知县都被腐蚀了,还有人是好官,本国师也发现了。” 一共有三县之地的知县,是正规科举上来的,心中有抱负,有正义之心,却没法施展,苦当地豪强乡绅久矣。 他们热情的接待了来到这里的舍区长,双手赞成改革,企图一起推动改革,这样的舍区长是幸运的。 李逍的改革,只要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是很好的。 去掉了人头税等乱七八糟的税收,人口会大幅度增长。 土地由朝廷租给农户,今后也就不用收税了,因为出租的那一刻就将税收了上来,这些事情都是舍区给办。 县衙也就能腾出手做其他利民的事情。 加上村企业若是运营得当,当地百姓就能得到更好的报酬。 最重要的是,那些兼并了许多土地的豪强乡绅,再也不能坐享其成,每日等着收租子,鱼肉百姓了。 种种好处,数不胜数。 不过 密报上写的是,这三名知县十分支持,还亲自跟随舍区长们一同下乡,但是同样吃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