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远方的政变-《超级电信帝国》
第(2/3)页
同样是通过顾家家族的力量,顾长风很快就在沪海市找到了一家与液晶显示屏相仿的电子生产厂,很快就与他们谈话了合资条件:飞讯技术公司以设备、技术、市场入股。对方以厂房、地皮、技术人员入股,分别占百分之八十五、百分之一十五的股份。姜新圩所在的这家外资公司——飞讯技术公司——占有绝对控股权。
相比其他外商的合资,顾长风他们不但占了不少便宜,而且手续极大地简化,时间也只花了短短五天,这让很多人吃惊不小。不过,吃惊归吃惊,并没有太多的人质疑,毕竟现在就是沪海市一些地方官员也有求于飞讯技术公司,希望该公司在沪海市设立电话机加工厂。更别说现在是在这里建立合资厂了。
在他们看来,沪海市有关部门给飞讯技术公司一些额外的优惠是正常的,简化合资办厂的手续就更应该了。除了姜新圩等少数几个人,没有人知道其中的猫腻。根本不知道姜新圩所在的飞讯技术公司只是顾家打的幌子,整件事压根就是顾家在运作。
只等顾家理清了企业的前期准备工作,找到了相关避开政策的办法,他们就会将姜新圩借给他们的一百万美元连本带利还上,然后将这个公司独立出来,与姜新圩以及飞讯技术公司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也没有任何连带责任什么的。
他们并不知道到了明年,也就是1992年,一位大人物在南方视察之后国家会对私营企业放宽政策,容许私人拥有雇工人数超过七人的企业。将来根本不用打着外资的旗号就能光明正大地办私营企业了。
看着他们的动作如此迅速,姜新圩内心自然很高兴:仅仅将一百万美元借出去一段时间就解决了自己对液晶显示屏的困恼,多好。消除了关键零配件的制约,又收获了顾家的友谊,真可谓功德圆满。
现在有了微处理器,又没有液晶显示屏这个瓶颈的存在,加上曾禾涛的精密pcb电路板加工生产线,摆在姜新圩面前的就是一片坦途:他可以开始为三年后爆发的寻呼机高峰期做准备了!
如果一定要说损失,那就是损失了顾长风这个高级管理者。
但这个损失对姜新圩来说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他相信自己的企业能够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出成百上千的具有顾长风这种本事的人,毕竟顾长风并没有多少特殊之处,他在留学期间也没有学到多少真才实学,也就是他的眼界也许比一般开阔一些而已。
况且顾长风呆在公司,让苏鼎宇依然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而且顾长风又曾经追过冷兰,也奢望与文念词成为男女朋友,这让飞讯技术公司高层包括姜新圩多少有一点点不自在,让他独立创办自己的公司,可谓一举多得。
至于因为东家倒闭而从日本回国的二鬼子高聪,姜新圩也没觉得多少可惜,他熟悉的生产线只是一种装配目前日本简单的游戏机的生产线,算不上有多少科技含量,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姜新圩认为如果让他参与德国德飞凌公司帮自己建设的高精度芯片焊接生产线的话,还一样需要技术培训,一样需要学很多技术。他的知识水平跟曾芝芝帮自己在欧洲招聘的那些留学生、外国人差不多,最多就是经验丰富而已。
因此他对高聪将来是呆在顾长风的公司还到来飞讯技术公司并没有太关心。
这天上午,姜新圩正拿着德国德飞凌公司送给他的一本厚厚的仪表仪器说明翻着,正寻找测试寻呼机性能的设备,思考如何下单的时候,魏主任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说道:“姜总,一封加急电报。”
姜新圩一愣,一边丢下手里的书、伸出接过魏主任递上的电报纸,一边无意识地问道:“怎么会有加急电报?……,哪里来的?”
第(2/3)页